从2002年世界杯后,中国足球大环境较为糟糕,导致有实力的球员屈指可数,按规定中超每支球队可引进五名外援,因此剩下六个首发名额只能用本土球员。在以成绩为第一诉求的前提下,对于不差钱的俱乐部来说,只能是花巨资抢国内好手。为此,一位中超俱乐部高层一语道破天机:“现在中超就是这种行情,奇货可居,爱买不买,全是卖方市场!”
缘由三:赶上好时候
固然是有钱、固然是好球员少,然而倘若没赶上一个大好环境,恐怕也不会有如此多的资本涌入中超领域。最突出的事件是去年年底,作为中超天价版权的采购方,北京体奥动力公司向中超公司支付了2016赛季首笔版权费用:4亿人民币,这让人们看到了5年80亿的大饼确实是真金白银。
按照体奥动力与中超公司签订的合同,2016赛季他们将向中超公司支付10亿元人民币的版权费用。按每家中超俱乐部4%的分红比例,今年中超各队仅从版权一项中就可分到4000万。如果5年内不降级,一家具乐部可确保3.2亿元人民币的收入,而这还只是版权一项的收入。事实上,中超今年的招商情况也很不错,冠名权和赞助商纷至沓来,只要保住中超资格,如今的市场回报率远非昔日可比,这也是中超土豪越来越多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