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丹凤县

丹凤启动乡村振兴“主引擎”

2022-06-16

来源: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本报讯 (通讯员 杨 勇)近年来,丹凤县紧扣“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主线,聚焦抓党建、建堡垒、兴产业、聚人才、强引领、促振兴,牢牢抓住新时代党的建设和乡村振兴的“牛鼻子”,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常态化督导,不断推进全县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水平提质增效。

  建强堡垒,示范带动。突出阵地建设好、班子配备好、制度落实好、活动开展好、作用发挥好“五个好”要求,强化基层党组织“两规范两提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投资580万元实施村(社区)“瘦身提质”行动。整合2100万元资金,打造全市一流、全省有影响的留仙坪“红色美丽村庄”乡村振兴“红色样板”村。整顿提升软弱涣散党组织12个,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24个,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达标率100%、示范率40%,棣花镇、竹林关镇成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建设镇。

  头雁培育,先锋引领。实施农村党员“源头活水”“素能提升”“创业孵化”“帮联带富”四大行动,先后联合南京农业大学举办“发展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专题培训60多人次,组织“党建引领消费扶贫暨电商骨干人才”专题培训48人次,参加“千名党员驻村兴农、千名头雁带富领飞”网络培训2000多人次,切实提升农村党员干部带富领飞能力。

  支部联建,产业联盟。推行“链长制”,建立“十大产业链”联合党委。新雨丹中药科技产业园、棣花茶房食用菌产业园等一批新产业链项目建成投产,丹凤核桃、蜂蜜、肉鸡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通过13个产业链联合党委,探索“整镇推进、强村带弱村、村企联建”发展新路径。培育成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个、农业园区1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482个。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面清零,54个村集体经济收益累计突破20万元。

  筑巢引凤,聚才引智。建立文化旅游等博士(专家)工作站3个,引进食用菌、天麻院士专家科研团队2个,中国协和医药大学王秋颖教授团队入驻天麻小镇。国家部委11名科技特派员帮带培育专业技术人才230名,发挥国家部委科技特派团作用。组建人才服务团10个,建成乡村振兴人才工作驿站3个。吸引217名在外能人回乡创业、回村任职,聘请荣誉支书(主任)197名。

  • 相关阅读
  • 从山里娃到全国优秀农民工

      本报记者 贾书章拉面达人捐资助学  他出生于丹凤县武关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由于贫困,初中毕业后到南京打工,从洗碗工、拉面工干起,当过保安,送过外卖,后来自己开面馆,搞团体餐饮,一步一个台阶,终于从...

    时间:06-16
  • 花瓶子镇着力破解乡村振兴人才难题

      本报讯 (通讯员 史沛鑫 李彦熹)今年以来,丹凤县花瓶子镇在实施乡村振兴中,不断健全完善“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工作机制及措施办法,着力破解乡村缺少适用人才的难题,推进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 ...

    时间:06-16
  • 丹凤四大举措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本报讯 (通讯员 张 康)今年以来,丹凤县坚持将人才创新创业作为人才工作服务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和提升人才工作水平的有效载体,县上采取四大举措,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倾力打造人才集聚和创新创业高地。...

    时间:06-16
  • 丹凤专题培训提振干部精气神

      本报讯 (通讯员 韩章慧)近日,丹凤县干部“干净干事·追求卓越”综合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在马炉党性教育基地开班,旨在加强“问题”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解决...

    时间:06-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