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丹凤县

花瓶子镇着力破解乡村振兴人才难题

2022-06-16

来源: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本报讯 (通讯员 史沛鑫 李彦熹)今年以来,丹凤县花瓶子镇在实施乡村振兴中,不断健全完善“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工作机制及措施办法,着力破解乡村缺少适用人才的难题,推进乡村建设取得新成效。

  聚焦“振兴之基”,打造“引才磁场”。花瓶子镇紧扣“才聚花瓶·引领发展”主题打造镇级人才驿站,联系并引进西安医学院6名博士专家驻站。同时,引进本土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13人、农村实用人才58人、高层次人才和在外企业家13人,共计90人。

  聚焦“产业之要”,厚植“育才沃土”。花瓶子镇结合全县“3+3+3”产业体系,以镇“两园一谷”产业园区为承载,明确“2+2+1”产业布局,针对镇上不断壮大的香菇、中药材、生猪、肉驴产业,以及油房坪村花千谷农旅融合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等产业重点,通过“人才+项目”“人才+基地”等方式,开展各类技术培训400多人次,打造了一支流不走的乡土人才队伍。

  聚焦“发展之重”,搭建“用才平台”。花瓶子镇从镇党委班子、人才驿站及“四支队伍”中选派科技特派员、人才联络员14名,加强对各村集体经济、产业户的学习培训,提升各村党组织书记“头雁带富”能力,当好产业发展与技术人才资源间的“传送带”,疏通好用才“最后一公里”障碍,确保人才作用有效发挥。

  聚焦“社会之需”,优化“留才生态”。花瓶子镇党委牢固树立重德才、重实绩、重基层的鲜明用人导向,依托每月“主题党日”、人才驿站活动,镇领导班子积极与优秀人才座谈交流,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并注重从村“两委”班子、驻镇企业代表中推荐县镇“两代表一委员”,提高他们的政治待遇,营造全镇重视人才、尊重人才、拴心留人的良好氛围。

  • 相关阅读
  • 从山里娃到全国优秀农民工

      本报记者 贾书章拉面达人捐资助学  他出生于丹凤县武关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由于贫困,初中毕业后到南京打工,从洗碗工、拉面工干起,当过保安,送过外卖,后来自己开面馆,搞团体餐饮,一步一个台阶,终于从...

    时间:06-16
  • 丹凤启动乡村振兴“主引擎”

      本报讯 (通讯员 杨 勇)近年来,丹凤县紧扣“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主线,聚焦抓党建、建堡垒、兴产业、聚人才、强引领、促振兴,牢牢抓住新时代党的建设和乡村振兴的“牛鼻子”,清单式管理,项...

    时间:06-16
  • 丹凤四大举措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本报讯 (通讯员 张 康)今年以来,丹凤县坚持将人才创新创业作为人才工作服务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和提升人才工作水平的有效载体,县上采取四大举措,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倾力打造人才集聚和创新创业高地。...

    时间:06-16
  • 丹凤专题培训提振干部精气神

      本报讯 (通讯员 韩章慧)近日,丹凤县干部“干净干事·追求卓越”综合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在马炉党性教育基地开班,旨在加强“问题”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解决...

    时间:06-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