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丹凤县

桃园社区建设秦岭山水乡村

2022-11-21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本报讯 (通讯员 陈 冬 胡锐昭)丹凤县商镇桃园社区强化措施,做深做实“强基础、美颜值、兴产业、树新风”四大板块,扮靓乡村振兴最美底色。

  强基础有“深度”。完善基础设施,保障全域污水处理3P项目建设,埋设污水收集管道6.2公里,实施改厕110个,硬化道路2.96公里、场院800多平方米,道路柔性化改造1.8公里,落实道路养护6条。争取10万元,增配垃圾箱32个、垃圾桶85个,垃圾三轮车4个,解决垃圾收集难题。提升乡村品质,美化提升民居300户,栽植绿化苗木600多株,修建菜园、花园16个,为构建“畅、安、舒、美”环境筑牢了坚实基础。

  美颜值有“广度”。“两边一补齐”再提升,拆除危旧土房、断壁残垣25处,清理乱堆乱放1235处,清理沟渠淤泥和障碍物120处,实施小流域治理1300米。“两拆一提升”再推进,拆除违法构筑物20多处、违法广告牌30多个,312国道沿线实施绿化1.2公里。“百日行动”再持续,划定贸易市场,设立严管街和流动摊点,常态化开展占道经营、店外经营、乱搭乱建、乱停乱放等镇域环境综合整治。

  兴产业有“力度”。融合主导产业,建成3000多平方米香菇种植大棚25个,百吨气调库3个,种植香菇30多万袋,实现盈收80多万元,带动本地脱贫劳动力68人,人均增收2万元。融合股份联营,村集体经济共投资170万元,支部书记、第一书记等干部带头入股18万元,社区脱贫户、入社入股,已为脱贫群众赠股1230股。融合特色发展,整合香菇产业基地、红色文化、孝道家风馆等资源发展“农土特产+”新业态,与新雨丹公司对接建成百亩中药材供应基地,辐射带动本社区和两个移民点120户群众务工增收。

  树新风有“温度”。网格管理提效率,社区按照“人盯房、房管人”片区划分工作机制,划分58个片区,由组长、片长负责,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示范带头促引领,通过“三治融合”“村规民约”,评比出“五美庭院”10户,评选“星级文明户”15户,实现环境卫生和精神文明同提升。精神引路添动能,依托“妇女儿童之家”“家风馆”,开展共产党员之家、最美婆媳评选等活动,培育传承优良家风,使群众从优秀的家风文化及身边的优秀家庭汲取榜样力量。

  • 相关阅读
  • 丹凤成功签订动力电池总装基地建设项目

      本报讯 (通讯员 陈 波)近日,丹凤县政府与四川特能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四川成都成功签订动力电池总装基地建设一期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主要建设动力锂离子电池、电池电解液、磷酸铁锂、隔膜纸、超薄锂...

    时间:11-22
  • 图片新闻

      11月17日,丹凤县土门镇长沙沟口村党员在凉亭里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交流学习心得。据了解,土门镇长沙沟口村通过“商洛党建邀您答题啦”“书记讲二十大”“党员+庭院会”“...

    时间:11-22
  • “大数据”助力正风反腐

      本报讯 (丹纪宣)“经过大数据对比,发现你单位存在对患者过度检查、过度用药和超标准收费等违规问题,现要求限期整改。”日前,丹凤县纪委监委向县内一家医疗机构发出提醒。这是他们利用大数据技术监测...

    时间:11-21
  • 丹凤“回炉”教育百余名干部

      本报讯 (通讯员 刘龙建)日前,在马炉党性教育基地,为期5天的全县第二期“干净干事、追求卓越”干部“回炉”教育培训班圆满收官,62名“问题”干部经考核考试顺利结业。至此,丹凤...

    时间:11-19
  • 对口帮扶显真情

      本报记者 邓晓红 通讯员 王成华  南京市组团式帮扶医疗队专家徐梦怡走进村镇上门问诊  南京市组团式帮扶医疗队专家隋吉生详细询问患者术后的感受  南京市组团式帮扶医疗队专家吕进带领科室成员教学查房  ...

    时间:11-18
  • 丹凤借力东西协作提升医疗水平

      本报讯 (通讯员 张 康)不以山海为远,心连千里共好。从南京到丹凤,相距上千公里,却因东西部协作而结缘。今年以来,南京市第一医院、南京市儿童医院、南京市雨花医院6名“组团式”帮扶医疗专家入驻丹...

    时间:11-18
  • 丹凤举行道德模范发布暨颁奖仪式

      本报讯 (通讯员 樊利仁 张 鹏)11月10日,丹凤县举行第六届道德模范发布暨颁奖仪式。市政协副主席、丹凤县委书记徐秀全出席活动并讲话。  颁奖仪式上,与会领导为杨青山、周鹏等10名道德模范颁奖,为郭建平、程...

    时间:11-18
  • 丹凤稳步推进“千名干部招商引资”行动

      本报讯 (通讯员 陈波)今年以来,丹凤县以“千名干部招商引资”为抓手,千方百计谋项目、多措并举抓落地,通过“四抓四促”推动千名干部招商引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抓制度创...

    时间:11-18
  • 从二郎庙到梅庄

      袁石军  在群山之间蜿蜒前行的武关河  丹菇食用菌产业基地  武关河下游第一村——二郎庙  三年前的深秋,收到李育善老师亲笔签名的《走过丹江》,受宠若惊之余,滋生出一丝野心:何时也能东施...

    时间:11-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