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丹凤县

桃花村良种红薯“甜”了集体经济

2025-11-18 10:13:02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记者 谢 非

  11月6日,在丹凤县铁峪铺镇桃花村,阳光洒满田野,红薯种植基地里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村民手持锄头弯腰劳作,锄头起落间,带着泥土芬芳的红薯应声出土。田埂间,分拣、装袋、搬运的身影往来穿梭,欢声笑语中,一幅鲜活的丰收画卷在田野间徐徐铺展。

  “你看这个品种,细长周正,外形漂亮,最重要的是出粉率高,特别适合做粉条。”桃花村党支部书记刘书亮手里捧着刚挖出来的红薯,脸上满是喜悦。他一边帮着村民装袋,一边介绍:“这是我们村集体经济种红薯的第3年,从最初的30亩发展到现在的40亩,今年选的‘秦薯5号’,是经过专家指导的好品种。”

  谈及品种选择,刘书亮打开了话匣子。桃花村以沙壤土为主,土层深厚、透水性强,本就具备种植红薯的天然优势。在镇党委的支持下,村“两委”组织干部专程前往杨凌,咨询当地农业专家后引进“秦薯5号”进行试种,经过反复摸索和技术优化,最终确定了这个兼具高产优势与优良品质的品种。“从地块筛选、栽种到施肥管理,我们都有专人指导,才能种出这么优质的红薯。”

  负责基地日常管理的周双成,从4月种植到11月收获,全程参与其中。“今年光参与务工的村民就有40多人,大家农闲时来基地干活,既能学技术又能挣钱,人均年增收2000多元。”

  丰收的喜悦不仅停留在田间地头,更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收益上。“今年40亩红薯预计总产量有10万公斤,我们和棣花的粉条制作商已经签订了采购合同,红薯出地就能卖,不愁销路。”刘书亮笑着说,这批红薯能为村集体经济增加10万元收入。

  沉甸甸的收获,点燃了村民参与产业发展的热情。如今的桃花村,越来越多村民主动投身特色种植,而这只是铁峪铺镇产业振兴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全镇已发展食用菌18万袋、中药材种植6700亩,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扶持项目6个,累计联农带农29户,带动增收11.28万元。

  “我们将继续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持续提升农业特色产业质量,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让特色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压舱石’。”铁峪铺镇党委书记孙欢表示。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