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 丹 张亭亭)今年以来,洛南县纪委监委聚焦民生痛点,以全链条监督推动农村假冒伪劣产品食品集中整治见实效,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洛南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监督优势,压实市场监管部门主体责任,督促其制订农村假冒伪劣产品食品集中整治工作方案,细化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分工。结合职能部门工作重点,推行“每月监督清单”工作机制,通过常态化督促指导,推动整改问题13个,查处办理农村假冒伪劣产品食品类案件13件,移送问题线索2件,以强监督倒逼强监管。
针对农村市场常见的掺杂使假、“三无”产品横行、无证经营等突出问题,洛南县纪委监委督促县市场监管局构建“检验所+执法队+基层所”三级联动执法体系,深入镇(街道)食杂店、餐饮店、集贸市场及流动摊位开展“拉网式”排查。累计整改餐饮环境卫生不规范经营户23家,排查安全隐患319处,取缔无照经营摊点42个,查处行政处罚案件38件,立案13件,没收假冒伪劣白酒、食品及日用产品一批。
为畅通民意渠道,该县纪委监委督促县市场监管局畅通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群众举报渠道,广泛收集食品安全问题线索,受理食品类投诉举报约450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问题“零容忍”,严肃严查快处、绝不姑息;对监管中失职失责、利益输送、推诿扯皮等行为依规依纪依法严肃追责。
与此同时,为从源头上规范农村食品市场,洛南县纪委监委推动县市场监管局制订印发了《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提醒制度》《肉制品生产经营规范管理制度》等4项制度机制,通过制度约束筑牢防范堤坝,持续净化农村消费环境,让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