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雷鸣

四皓街道卫生院定期组织医务人员深入村(社区)为农村高龄老人提供免费健康体检。
为了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不怕牺牲”的洛惠渠宝贵传统,洛南县四皓街道大力弘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聚焦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以办实事、解民忧、暖民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精准对接广大群众需求,高效落实举措,坚持做到忧有所解、弱有所帮、困有所助、难有所帮,通过一系列活动,将洛惠渠宝贵传统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四皓街道党员干部不定期入户走访,了解群众所需所求,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帮办实事解民忧,精准服务暖民心。及时关爱弱势群体,落实好民生政策,做到公平公正,对居住偏远、行动困难的独居户、“五保户”、失独家庭户、因病因灾困难户等人群开展关心关爱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力求做到弱有所帮。南沟社区及时为贫困户赵淑米修补了漏雨房屋。闫沟村针对“五保户”李海熬、低保户闫喜灵房屋漏水的实际情况,及时购置树脂瓦等进行修缮加固。桃官坪村及时帮助5户房屋漏雨群众维修房屋,保障了住房安全。杨底村干部及时为孤儿卢某某送去羽绒衣等御寒物品。马河村为留守儿童送去价值2000元的学习用品。南沟社区、阳光庭园社区、柳林社区、营房村先后组织开展重阳节孝亲敬老活动,上门看望慰问老人520人次。阳光庭园社区针对该社区老年人多,在家做饭不便、饮食困难的情况,多方筹集资金60多万元建起阳光爱心餐馆,满足广大老年居民吃饭需求。
在聚焦群众生产生活面临的出行、吃水等困难,四皓街道党员干部全力帮办实事,力求做到困有所解。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开展帮办实事活动,确保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今年汛期,马河、柴峪、抚龙湾等村(社区)部分自来水管道被毁,人畜无法饮水,镇村党员干部及时组织人力机械,更换受损管道1500米,满足了群众饮水需求。柴峪村面对群众生产不便的情况,多方筹措资金120万元,修建便民桥9座,极大方便了村民生产生活。柳树洼村及时组织铺垫砂石路600米,闫沟村、连河村对本村通村路受损的坑洼不平路面进行补修。营房村及时更换损坏路灯15盏,柳林社区为八组、九组新安装路灯20盏,南沟社区在二组、四组新安装路灯34盏,新安装的路灯给群众夜晚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
四皓街道党员干部助农献爱心,力求做到难有所帮。在农业生产遭受自然灾害时,当地党员干部及时挺身而出,帮助农户开展助农秋收活动,用实际行动书写人民公仆爱人民的时代赞歌。因天气持续降雨,抚龙湾社区党支部书记陈荣军看到种粮大户樊菊鹏、樊刚锁人力不足,秋收困难时,及时带领社区干部和党员冒雨帮助其收获玉米20亩、收割大豆15亩。连河村干部帮助农户收割大豆10亩,杨底村干部帮助村民周雪玲收割大豆5亩,保障了颗粒归仓。
送关怀送温暖,力求做到困有所助。各种自然灾害给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种种困难。当灾害发生后,四皓街道党员干部及时伸出一双双温暖的双手。代塬社区干部得知居民周亚平因患大病治疗出院后,及时为其申报大病救助,有效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杨底村干部及时为受灾的十一组村民王占民及七组村民杨宏民申报了农村低保金。连河村干部及时为西三组五保户李乾山申报了危房改造项目。据统计,近期以来,四皓街办共计为45户生活困难群众发放临时生活困难救助金21万元,为37户受灾户申报了农村低保金,从而保障村民正常生活,使他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强化矛盾排查调处,帮助群众分忧解难。四皓街道各村(社区)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履行属地管理责任,对辖区实行无死角、全覆盖、地毯式排查,力争把所有风险隐患发现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全办先后及时化解农村各类矛盾38起,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为广大群众营造了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