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乔飞
万物复苏的时节依然寒风料峭。2月25日清晨,商南县金丝峡镇马家坪村柳拉沟新农人张永全正忙碌着。前几天刚下了一场雪,放在室外的一堆红薯渣上,积了厚厚一层,红薯渣冻得硬邦邦的。张永全猫着腰高高挥舞起叉口䦆,一下一下将冻得板结的红薯渣打散,再提袋麦麸倒入红薯渣里,用铁锹不断来回翻搅。
拌好饲料后,张永全推着平板车把它运到一个四面围起的栅栏旁边,用铁锹铲起饲料,抛撒在干净的水泥地面上。随着他一声吆喝,山林中正撒欢儿的藏香猪闻声而动,呼呼啦啦从四处聚集过来,猪儿们争先恐后地吃饱喝足之后,有的大摇大摆地走回山林中,有的就在周边溜达。
“这么多的猪,你不用圈着它们,乱跑找不到了咋办?”
“最初开始放养的时候的确毫无章法,没少气喘吁吁地追着猪跑。后来,我慢慢通过抛撒食物的方式进行引导,给猪群立觅食、休息的‘规矩’,之后形成条件反射就好很多了。如今,一到清晨,猪儿们听到铁锹铲地的声响,就知道要开饭了。天黑了,就能自己找到地方睡觉。”张永全笑着说道。
柳拉沟地处丹凤和商南交界处,这里山高林密,树木丛生,空气清新,加之山野场地大,猪群可以自由奔跑。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很适合放养藏香猪。藏香猪生长周期长,运动量多,一般需要饲养一年以上才能出栏,出栏后体重在65公斤左右。相对家猪而言,是名副其实的小猪。
张永全在山林中地势略缓的地方,搭了几处简易的棚子,棚子里面垫上干草,就成了藏香猪在山林中的“家”。猪群白天在山林里游荡、嬉戏,晚上回到林中的“家”里休息。
放养不代表完全放任不管。张永全会不时去猪群的活动范围巡视,深山面积大,他常常一走就是几个小时,去观察猪的生长状态,并做好记录。“这种原生态环境下生长起来的藏香猪抵抗力强、肌肉更加结实紧凑,消费者非常青睐。”张永全说。
谈起养殖藏香猪的过程,张永全感慨万千。2018年,父亲生病去世后,他留在家乡创业。经过一番考察,他决定养殖藏香猪。他先是花了1.3万元,引种了10头藏香猪种苗。为了让小猪健康长大,他利用空闲时间学习养殖技术,每天悉心照顾猪崽,合理搭配饮食。2019年,养殖出栏的藏香猪被抢购一空,他信心满满地扩大了养殖规模。然而,随后的一场猪瘟,给了他当头一棒,藏香猪几乎全部病死。熬过了浑浑噩噩的6个月,他不甘心就这样放弃自己的创业梦想,第二年又投资25万元,重新养殖藏香猪。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藏香猪养殖渐渐步入正轨,养殖规模也从最初的10头逐渐发展到了现在的200多头。6年多的时间里,他远离尘嚣,在深山摸爬滚打。烈日炎炎下,上山去割草,凛冽冬日里,仍然坚持巡山。饲养、注射疫苗、消毒、宰杀、销售等,事事亲力亲为,几年下来,他摸索出了一套藏香猪深山放养心得,他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兽医、屠夫、销售员……他也从青涩的小伙成长为一名坚韧的创业者。他坚信,守住深山的孤寂和清冷,终能云开月明。
2023年,养殖行业整体低迷,但凭借多年积累的回头客,他的藏香猪仍卖出了上百头。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藏香猪,张永全抽空自学视频拍摄和剪辑,把生态养殖藏香猪的日常场景通过网络平台分享出去,吸引了不少网友的关注。张永全坦言,作为新农人,不是搞好养殖就够了,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