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周晗 舒娜
初夏时节,走进商南县青山镇马蹄店村,只见“清风竹韵”廉洁墙绘与白墙黛瓦相映成趣;村务公开栏前,村民正在看上个月的集体账目;清廉亭内,新编的“三句半”廉洁快板引来阵阵喝彩……这是青山镇创新实施“四廉工程”带来的生动图景。近年来,青山镇以清廉村居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党建铸廉、制度固廉、文化润廉、治理促廉“四廉工程”,将清廉基因植入乡村振兴肌理,让清风正气成为和美乡村最鲜明的底色。
党建铸廉 立好“风向标”
“这堂‘清廉党课’让我明白,党员就得做清廉家风的‘领头雁’。”近日,参加完青山社区主题党日活动后,党员李松林把自家庭院改造成“清风小院”,让清风正气常伴身边。青山镇聚焦配强“头雁”、培育“雏雁”、淬炼“群雁”,搭建“三个一”党建载体,通过每月举办一场廉政学堂、每季度开展一次“话清廉”交流研讨、每年进行一轮“廉洁家访”活动,不断完善党员干部廉洁履职负面清单,推动142名党员干部签订《廉洁履职承诺书》,着力构建清正廉洁村干部队伍,筑牢一体推进“三不腐”思想根基。同时,落实“四议两公开”“三务公开”“小微权力”清单等制度,设置举报箱6个,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规范村级工作运行,真正让组织堡垒成为清廉建设的“桥头堡”。
制度固廉 织密“防护网”
“小微权力清单就像‘说明书’,怎么办事、找谁监督都写得明明白白。”正在青山镇农综站办理宅基地审批的村民曹国启感慨道。为进一步推进村级小微权力运行,该镇坚持“高线选人、底线把关”思维,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和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编制村级权力事项43项,梳理廉政风险点58个,建立“四议两公开+阳光村务”监督机制,发挥村务监督“前哨”“探头”作用。创新运用“银农直联”平台,村级财务、惠民资金等6大类信息实时更新,群众扫码即可查询、监督、评议,累计开展联合督查12次,整改问题23个。针对农村“三资”管理、工程招投标等开展专项治理,废止不合理制度5项,节约村级开支18万元。
文化润廉 厚植“营养土”
走进青山社区清廉文化广场的“清风长廊”,一条条廉洁标语、一幅幅廉洁图画、一个个廉洁标志营造出浓厚的清廉氛围。近年来,青山镇坚持将清廉村居建设与民风建设相融合,深挖本土廉洁文化因子,把本地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与廉洁文化有机结合,整合廉政教育基地、党员活动室、“清廉亭”、“清廉长廊”等资源,打造廉政文化宣传阵地;开设道德讲堂,组织开展文艺演出,举办“廉政教育大讲堂”等活动,营造“社会尚廉、人人促廉”的浓厚氛围。今年以来,全镇依托青山镇廉政教育基地、青山社区清廉文化广场、马蹄店村清廉亭等“一村一品”廉洁宣传阵地,组织党员干部、基层“五老”等开展廉洁教育13场,让清风正气飞入寻常百姓家。
治理促廉 激活“新动能”
“我们实行‘廉洁指数’考评,把遵规守纪、移风易俗等纳入积分管理。”青山镇党委书记殷书宁表示。该镇坚持将廉洁理念融入基层治理,建立“廉情驿站”6个,选聘12名乡贤担任廉情监督员,建立“群众说事、支部交办、干部解题”机制,收集意见建议127件,党员、干部领办实事74件,解决道路亮化、医保代缴等事项200多件,组织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矛盾调处、森林防火等工作4批次,开展义诊、法治宣传、敬老爱老等活动16场,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3起,解决林权、宅基地、环境污染等民生关切问题12个,推动干部作风更实、干群关系更近、发展动能更足。
清风徐来花千树,廉雨润物细无声。如今,青山镇87%的村创成“清廉示范村”,涉农信访量同比下降62%,“投资到青山、办事不求人”成为客商共识。“我们将持续深化清廉村居建设,让‘政治生态好、干部作风实、发展环境优’成为乡村振兴最硬核的竞争力。”殷书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