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商南县

小小冷泉鱼 游向大市场

2025-07-10 08:27:06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通讯员 代绪刚

  7月5日,在商南县十里坪镇的商南县格瑞农业有限公司冷水鱼养殖基地,一排排整齐的鱼池映入眼帘,清澈的山泉水潺潺流入池中,一群群色泽光亮、活力满满的三文鱼、鲟鱼在水中欢快游动。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冷泉鱼养殖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环境。

  当天一大早,商南县格瑞农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的务工人员就开始了三文鱼的捕捞,来自山东的客户上门收购。

  商南县格瑞农业有限公司生产部部长郭靖说:“冷泉鱼对水质和环境的要求极高,因此养殖三文鱼,最重要的就是选择适合的养殖场地,我们公司也是在全国各地反复考察后最终决定落地商南。因为十里坪镇是滔河和冷水河的源头,水温四季恒定,水体溶氧充足,酸碱度适中,非常适宜养殖三文鱼等冷水鱼。”

  近年来,商南县立足资源禀赋,推行“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标准护航”协同发展模式,加大项目、资金、政策、技术支持,建成陕南地区最大的冷水鱼产业集群,走出了一条“发展渔业产业、带活一域经济、富裕一方群众”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子。

  以商南县格瑞农业有限公司鳟鱼养殖基地和商南黑龙水产养殖合作社鲟鱼养殖基地为基础,商南县大力支持企业开展冷水鱼种苗繁育技术攻关,致力于建设高品质冷水鱼种苗基地,打造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目前,全县种苗自给率和良种覆盖率不断提高。在品牌建设方面,商南县着力打造“秦岭冷泉鱼”区域公用品牌,形成了以区域公用品牌为统领,“商南格瑞”“商南黑龙”等企业品牌为主体,“秦楚冷泉三文鱼”“黑龙鲟鱼”等产品品牌为支撑的渔业品牌体系。通过定期举办品牌推介会、产品品鉴会、捕捞节、钓鱼比赛等活动以及组织冷泉鱼企业抱团亮相渔博会、农博会等重点展会,“秦岭冷泉鱼”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扩大。目前,商南三文鱼冷泉养殖规模居全省第一,“商南三文鱼”“商南鲟鱼”更是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冷水鱼产业的发展不仅让渔业增效,也带动了农民增收。当地通过采取“龙头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将农户融入冷水鱼养殖产业链,农户可以通过务工、运输、土地流转、资金入股等多种方式参与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致富。

  “在公司工作一个月大约3300元工资,加上家里的3亩土地流转给公司,一亩地一年有1000多元的租金,这在以前都不敢想。”十里坪镇中棚村群众曹盛华说。

  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商南县大力发展水产品加工,支持企业开发以冷泉鱼为原料的鱼糜产品、鱼肉松、鱼子酱、鱼油、鱼罐头、休闲食品等各类高附加值产品。推广冷泉鱼进天鹿、运通逸云、丹滨等酒店和山乡居、臻久香、德庄火锅等小型餐饮企业,培育冷泉鱼菜品制作技能人才,研制冷泉鱼菜品,打造商南县特色的“金丝冷泉鱼宴”,研发出三文鱼系列菜品,让冷泉鱼以更多样的形式走上消费者餐桌。同时,依托优质冷泉鱼资源与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积极探索渔旅融合发展之路。商南县左溪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依托金丝峡国家5A级旅游景区优势,打造了集冷泉鱼养殖、休闲垂钓、餐饮品鉴、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现代渔业产业园区。目前,商南县认证无公害水产品品牌10个,开发冷水鱼深加工产品10种,研发三文鱼系列菜品28个,打造渔家宴32家,休闲渔业产值达980万元。

  如今,小小的冷泉鱼,正“游”出一条致富新路径,不仅带动了当地群众就业增收,还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商南县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我们将继续围绕冷泉鱼做足文章,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竞争力,让冷泉鱼产业在乡村全面振兴的道路上持续‘升温’。”商南县水产工作站负责人金隆说。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