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代绪刚)今年以来,商南县全面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聚焦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常态化推进动态排查整治,持续强化源头管控。同时,该县积极推进矿山综合治理,加强尾矿库治理监管,完成小水电整治收尾工作,规范民宿和农家乐日常管理,健全完善监管体系,建立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商南县聚焦个人买地建房、乱占耕地建房等问题,组织开展集中摸排和专项整治,严防个人买地建别墅、私家庄园等问题发生,强化“大棚房”问题常态长效监管,坚决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守住老百姓的“粮袋子”。以问题高发区域、易发领域、频发行业为重点,对区域所有建筑、项目开展不留死角的拉网式摸排,以违建整治、水源保护、河道采砂等为重点,按照边排查边整改工作原则,常态化开展问题排查整治。严格落实国土空间管控要求,全面加强房地产类项目、康养类项目和旅游景区内新建建筑等大规模高强度开发建设活动,从严控制建设项目用地审批,严查用地违法行为,加强日常监管,从源头上减少秦岭“五乱”问题发生。全面整治“小、散、乱、污、呆”等五类矿山,推动非煤矿山升级改造,扎实推进矿山“五化”建设,分类有序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强化尾矿库隐患排查,持续巩固尾矿库治理成果,扎实做好废水渗漏、污水直排等问题排查整治,加强汛期暴雨区驻点盯守和风险监测,坚决防范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和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加强小水电安全监管,积极推动整改类小水电站和保留大坝的除险加固,确保安全运行。常态化开展农家乐排查整治,着力解决违规搭建、污水乱排、油烟污染等问题,坚决杜绝以农家乐、民宿等形式变相实施房地产开发或成为私人场所等问题。建立健全政策协调、监管联动、工作贯通机制,杜绝简单化、“一刀切”,依法依规推动民宿、农家乐规范化可持续发展。优化危化品运输路线,加快推进危化品运输路面监控系统建设,增强雨、雪、雾等恶劣天气路面感知能力,加强控速、控距、控道等路面交通违法管控。
商南县提升水资源保护水平,加强森林保护修复,强化耕地保护,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严格排污许可、取水许可管理,深入开展排污口排查整治,加大黑臭水体治理、重要河流防控等工作。持续开展重点河流生态环境保护治理、长江“十年禁渔”专项执法行动,抓好丹江流域矿产开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适时开展生态修复型人工增雨(雪)作业服务,为水源涵养等提供保障。严厉打击乱砍滥伐、乱捕乱猎等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扎实做好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检疫、封锁及疫情防治工作,做好秦岭森林草原防灭火等气象保障服务工作。严守耕地红线,严格落实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下达数量任务,因地制宜利用撂荒地,防止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加大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技术推广力度,确保耕地质量有效提升。结合“千万工程”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方位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同时,扎实做好野生动植物资源普查,持续完善秦岭“生物基因库”,推进濒危野生动植物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种质资源保存。
商南县提升智慧监管能力,加强线上线下监管联动,强化监督检查,健全完善监管体系。全面加快“空天地一体化”项目建设,利用无人机、卫星遥感、视频监控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秦岭区域生态环境的全方位、全天候、无死角监控,整合各部门监测数据,实现数据共享和分析,提高问题发现和处置效率,不断强化信息化、智慧化监管水平。做好人防技防物防相融合的监测监管,持续开展疑似问题图斑核查整改工作。加强网格员培训、管理,提高网格化监管效能,确保问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做好秦岭生态环境破坏行为有奖举报受理、取证、督办、反馈等工作,聚焦秦岭“五乱”问题高发区域、易发领域频发行业,坚持“常态治”“集中纠”“回头看”同向发力,开展常态化暗访检查,做深做实闭环监管体系。全面落实秦岭生态保护审计以及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用好督查暗访、“三色督办”等机制,制作专题警示片,强化问题追责问责力度,对典型案例严肃通报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