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张 英
“电动车进楼充电不安全,能不能设个集中充电区”“我们胡家湾组的群众晚上出行啥都看不见,能不能安装个路灯”……近日,在商南县十里坪镇十里坪社区居民议事厅,干部群众讨论正热烈。
“群众的所思所盼就是我们的工作方向。”村党支部书记曹宗仁握着笔仔细记录,笔记本上清晰标注着居民诉求与对接部门。
在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如何将居民诉求化解在源头?今年以来,十里坪镇党委积极推动党员干部下基层、听民情、办实事,提升“接诉即办”服务水平,办好群众身边的事,办好各项民生实事。“这个议事厅敞亮又接地气,坐着聊天就把事儿解决了。咱老百姓说的话,干部真放在心上!”居民赵阿姨十分认可党员干部的务实作风。
暮色四合,十里坪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前灯火通明。30多位村民搬着马扎围坐成圈,中间支起的白板上“大棚香菇产业推进会”几个大字格外醒目。
村党支部书记曹宗仁说:“上回摸底大伙都赞成种香菇,今天咱们掰开揉碎说说具体章程!”话音未落,村民朱大婶就抢着问:“曹书记,我家那三分自留地能入股不?”
技术员小李立刻展开卫星地图:“咱们规划了河滩边20亩集中连片地,光照足又近水源。分散的边角地可以搞家庭小棚,由合作社统一供菌棒。”说着掏出个香菇培养瓶,“瞧这菌丝长势,湿度温度控制好,3个月就能采收。”
“要是菌种坏了不出咋整?”种植户张叔蹲在人群外围发问。农技站卢站长笑着接话:“咱们和县食用菌研究所签了协议,每月两次技术巡诊,还建了微信群随时视频问诊。”
社区会计突然举起账本:“按预算,首批20个大棚投产后,年底参与的30户群众能多分红500元以上。”伸出的手指头指引得人群一阵骚动。最后村民代表韩兴才站起来拍板:“技术有靠山,销路有订单,这香菇产业咱们干定了!”热烈的掌声惊起了屋檐下栖息的麻雀,扑棱棱飞向繁星点点的夜空。
截至目前,十里坪镇共讨要支付群众既得利益15.92万元,追缴回收国库2135元,对5家商铺和1家物流代办点进行市场整顿,保障3个村7个组群众饮水安全,8名村干部受到党纪立案查处。“广大党员干部深学、细照、笃行,始终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十里坪镇党委书记王斌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