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王 彦)近年来,商南县人民检察院立足公益诉讼职能,聚焦群众出行安全领域痛点难点,以“小切口”推动“大治理”,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
聚焦特殊群体,点亮盲道“无障碍”之路。针对视障人士出行难题,商南县检察院开展盲道安全专项监督行动。检察干警实地排查发现,辖区内多处盲道存在破损、被车辆占用、被石墩铁栏阻隔等问题。对此,该院联合城管、住建部门启动整改,推动修复破损盲道12处,增设无障碍坡道8处,清理违规占用盲道车辆50余辆。同时,建立“检察+残联”协作机制,定期开展盲道安全“回头看”,确保视障群体出行权益长效保障。
紧盯“脚下隐患”,筑牢窨井盖安全防线。为落实最高检“四号检察建议”,商南县检察院联合住建、城管部门开展窨井盖专项排查,发现部分学校周边窨井盖存在破损、塌陷、松动等问题,学生上下学途中稍有不慎便可能踩空。检察干警通过“诉前磋商+公开听证”方式,督促相关部门对5所学校周边的20处问题井盖进行修复,并推动建立窨井盖日常巡护制度。此外,该院研发公益诉讼“随手拍”小程序,鼓励群众举报安全隐患,实现“发现—处理—反馈”闭环管理。
深化交通治理,护航群众平安出行。商南县检察院将法治宣传与交通执法相结合,组织干警在交通高峰时段开展“礼让斑马线”志愿服务,劝阻非机动车闯红灯、行人乱穿马路等行为。同时,联合交警部门开展“一盔一带”专项行动,深入学校、企业宣讲交通安全法规,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推动头盔佩戴率提升至85%以上。针对校园周边交通隐患,该院推动教育、公安部门建立“护学岗”机制,在上下学高峰期增派警力疏导交通,保障学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