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代绪刚 兀 琦)今年以来,商南县立足县域产业实际,创新构建“政策支撑链、服务赋能链、成果转化链”协同发力的发展体系,通过精准施策、闭环服务、价值激活,为科技型企业从初创培育到壮大升级提供全生命周期保障,推动县域创新生态持续优化、产业能级不断跃升。
在商南经开区的现代材料产业园内,由商南县银丰铝业公司投资建成了年产1万吨亲水铝箔材料项目,该公司与长安大学等高校合作,共建了商南铝基新材料研究院,招引专家6名,开展核心技术研究,已申请发明、实用新型专利6项。特别是他们自主研发“双涂双烘”生产技术,成为国内外知名家电品牌的配套供应商。
目前,商南县已建成6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12项。依托这些平台,商南县指导9家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贯标认证,帮助企业建立规范化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搭建“银行+担保+企业”合作桥梁,帮助企业通过专利质押获得贷款1500万元。同时,推动22家企业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县域创新型企业集群初步形成。
这些科技企业快速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商南县的政策支持。商南县筑牢“政策支撑链”,以系统化政策体系夯实企业发展根基。在政策顶层设计上,聚焦知识产权保护、科技金融融合、产业链招商等核心领域,先后出台6项配套政策文件,形成政策体系,为企业对接银行提供“导航式”指引,同时,以零距离服务网络打通企业发展堵点,为科技型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商南县催化“成果转化链”,以价值化转化路径激活企业创新潜能。以“知产变资产、专利变红利”为目标,通过搭建转化平台、实施项目带动、强化品牌培育,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为科技型企业注入持续发展动力。
商南县积极争取上级科技资金支持,围绕县域重点产业,组织企业申报省级科技项目,通过项目实施带动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提升成果转化能力。深入实施“商标兴企富农”行动,指导企业加强商标注册与品牌建设,推动“专利技术”向“品牌产品”转化。县市场监管局为企业提供商标注册全程帮办服务,帮助企业分析市场定位,鼓励企业将专利技术融入产品设计,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产品。截至目前,商南县共争取省级科技项目资金355万元,实施省级科技项目22个,支持企业开展核心技术攻关6项,新增专利授权28件、商标注册137件,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8%。
通过“三链协同”的持续发力,商南县科技型企业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创新成果加速涌现,对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截至2024年底,商南经开区入驻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省级瞪羚企业1家,申请国际专利4项、国内专利450多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专家工作站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