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代绪刚)今年以来,商南县按照“优化布局、城乡融合、双向奔赴”的要求,提升中心城市品位,增强特色集镇活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
商南县锚定“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目标,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鹿城体育公园、智慧城市服务中心、二道河河道综合治理、工业大道提升、高速路出口拓宽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大力培育发展聚贤街、西街古城等城市商圈,积极发展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统筹抓好城市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加快东城悦府、秦东未来城等商住小区建设,积极争取城市地下管廊和城市建设提升项目,补齐县城供暖供气、停车充电等短板。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加强城市日常保洁、绿化亮化管理,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商南县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引导偏远山区、灾害隐患点群众搬迁入镇进城,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行动县为抓手,完善县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和9个镇级超市、镇村快递物流站点建设,提升城镇产业、商贸和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着力推进赵川、富水、清油河等商贸强镇建设,每个镇至少新建一个商贸中心、一个电商物流站点、一条商业步行街、一个农贸市场。支持312国道沿线、丹江沿线、滔河沿线区域错位发展,实现一镇一产业,一村一业态,培育更多产业集群和经济增长极。
商南县扛牢耕地保护、粮食安全责任,加大撂荒地、违法占用耕地整治,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发挥粮油种植合作社示范带动作用,切实做到良田良种。坚持“以秋补夏”,开展秋粮抗灾夺丰收百日行动,确保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5.1万亩、产量2.76万吨以上。严格耕地用途管制和“两平衡一冻结”措施,扎实推进自建房和农村住房安全动态监测、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持续抓好巩固衔接,壮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大力推进“千万工程”示范村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及345国道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力争建成“千万工程”省级示范村4个、市级重点村10个,新增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村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