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商南县

郭家垭村 茶产业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5-09-02 07:37:18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通讯员 何昕 黄丽

  务工群众在茶园锄草

  初秋时节,走进商南县试马镇郭家垭村,万亩茶园碧波荡漾,茶农穿梭其间除草,欢声笑语在茶园中流淌。这个秦岭深处的小村庄,正以一片小小的茶叶为媒,撬动乡村巨变,书写着产业兴旺、生态优美、百姓富足的乡村振兴篇章。

  龙头引领强产业

  站在马泉山上,郭家垭村党支部书记吴振华俯瞰着脚下连绵起伏、生机盎然的茶山,感慨万千:“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坡,2010年引进沁园春茶业有限公司,成了我们村变身的转折点,随着企业的发展,可以说给我们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5800亩无性系优良品种的茶园铺满山岗,荒山变茶山,千亩智慧茶园里充满科技的气息,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和茶叶生长态势;万亩高端白茶基地依托数字化管理系统,精准防控,降低灾害风险;茶叶综合体验中心里,游客们兴致勃勃地体验着手工制茶的乐趣。

  “我们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配股分红等6种方式,把村民紧密地嵌在我们的茶叶产业链上,形成利益共同体。”沁园春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超介绍,“公司在苏陕资金的有力支持下,建成了数字化茶园,不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灾害预防能力,还实现了产品可溯源,有效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发展和带动村民增收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龙头企业的强劲带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随着茶园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提升,村民收入也跟着上涨,村集体经济也实现了质的飞跃,年收入41.68万元,为我们村的持续发展注入源头活水。”吴振华的语气中充满自豪。

  茶产业富民强村

  在沁园春茶业育苗基地的大棚里,72岁的康兴龙熟练地操作着自动浇水设备,手指轻触控制按键,喷灌机便自动来回移动喷水,均匀地滋润着每一株茶苗。“以前总担心老了赚不到钱,现在在家门口茶园干活,一年能挣7000多元,加上土地流转的3000多元,一年能挣1万元,够花了!”老人脸上的皱纹里都藏着笑意。

  不远处的茶园里,66岁的范春梅正弯着腰麻利地锄草,“我家推门就是茶园,我常年都在茶园务工,采茶、修剪、除草、施肥样样都干。”她掰着指头算起收入账,“春季采茶旺季一天能挣200元,闲时管护茶园一天80元,一年下来稳稳当当挣1.5万元。”

  在郭家垭村,像康兴龙、范春梅这样依靠茶产业增收致富的村民比比皆是。通过土地流转收“租金”、茶园务工挣“薪金”、入股合作分“股金”等多种方式,全村355户家庭嵌入茶产业,户均年增收6700多元。昔日的富余劳动力成了茶园“上班族”,老年人也能在家门口挣到养老钱,村民的“钱袋子”实实在在地鼓起来了。一片片“绿叶子”,真正成了乡亲们增收致富的“金票子”。

  多元融合促振兴

  漫步在整洁的村道,茶园边的紫薇花正热烈绽放,视线所及,茶园里套种的樱花树、桃树、杏树、桂花树错落点缀,药用菊花正茁壮生长,构成一幅层次丰富、生机盎然的田园画卷。这不仅是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更是郭家垭村“四精标准”管理村庄和探索“茶园变公园、园区变景区”的生动实践。“我们的目标是将村子打造成一个‘三季有花、四季有果、全年有景’的生态茶园综合体。”吴振华表示。

  近年来,郭家垭村结合当地资源禀赋,深学活用“千万工程”经验,突出“共建、共绘、共享”,走出了一条村美民富、业兴人和的乡村发展新路径。村庄的蜕变清晰可见,乡村旅游服务中心拔地而起,精心设计了乡村茶旅路线,茶园也成了中小学生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陕西省农民田间学校。郭家垭村先后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美丽宜居示范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

  茶香漫秦岭,绿叶变“金叶”。一片小小的茶叶,它盘活了沉睡的资源,激活了闲置的劳力,美化了村庄的环境,更凝聚了发展的强大合力。郭家垭村的生动实践,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最鲜活的印证。一幅“村美民富、业兴人和”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正在这片茶香四溢的土地上徐徐展开。

  • 相关阅读
  • 乡村既有“颜值”更有“产值”

    初秋的商南,暑气渐退,山间清风裹着草木的清香与微凉水汽,沁人心脾。漫山绿意间,白墙灰瓦的民宿沿山坳错落分布,门前溪水流淌,屋后青山环抱,一幅宜居宜游的乡村和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时间:09-02
  • 民警1小时帮村民寻回走失牛群

      本报讯 (通讯员 何 浩)“太感谢你们了!这12头牛要是找不回来,我这大半年的心血就全白费了!”8月25日中午,看着失而复得的牛群被稳稳赶进自家牛棚,商南县赵川镇老府湾村村民韩某某握住民警的手,感激地说。 ...

    时间:09-02
  • 在政工岗位书写担当奉献的“老黄牛”

      本报记者 南玺  在商南县公安局,有这样一位民警:没有惊心动魄的抓捕现场,没有荡气回肠的破案传奇,他在方寸办公桌前默默坚守,以细致为笔、耐心为墨、责任为纸,为公安工作高效运转筑牢“后方堡垒”,他就是政...

    时间:09-02
  • 商南:以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

      省发展改革委日前公布了2025年全省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名单,商南县上榜。   地处秦岭南麓的山区小县城,竟然也有实力“出圈”,这里在营商环境优化和企业创新过程中,究竟藏着怎样的“密码”?   “我们能生产2毫米的...

    时间:09-01
  • 龙窝村千余亩漆树变“摇钱树”

    龙窝村坐落在商南县富水镇西南的山坳里,西接城关街道,南邻青山镇,2万多亩林地占了全村土地的九成以上,92%的森林覆盖率让这里成了漆树生长的“天然乐园”。龙窝村党支部书记汤继涛站在山坡上,望着连片的漆树林,眼角的皱纹里填满了笑意。...

    时间:08-29
  • 商南加快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本报讯 (通讯员 代绪刚 兀 琦)今年以来,商南县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相互转化的新途径,筑牢政策链、壮大产业链、创新价值链,加快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   商南县成立生态产品价值...

    时间:08-29
  • 商南加快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

      本报讯 (通讯员 代绪刚 兀 琦)今年以来,商南县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相互转化的新途径,筑牢政策链、壮大产业链、创新价值链,加快推进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激发产业发展新活力。   商南县成立生态产品价值...

    时间:08-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