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李 行)今年以来,商南县坚持把发展食用菌产业作为推进生态价值转化、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林木丰富、菌种优质等资源优势,在规划引领、龙头带动、科技赋能、品牌创建等方面集中发力,持续释放食用菌产业乘数效应。
商南县坚持“菌业富民兴县”战略,锚定“十亿级食用菌产业”发展目标,制定《加快推进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等文件,出台涵盖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一系列扶持措施,通过政府债券、财政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大力支持食用菌产业集中制种、专业制袋设施设备及智能化系统建设,推动重点产业向智慧农业食用菌产业园聚集,建成恒温出菇棚28个,改造升级食用菌产业园厂房1.18万平方米,种植香菇1亿袋、木耳530万袋、羊肚菌1500亩以上,年产食用菌(鲜菇)约13万吨,实现食用菌产业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商南县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构建“产业联营、抱团发展”模式,联合县内38家食用菌企业、236户种植大户组建食用菌产业联盟,建立议事协商制度,动态更新企业需求、资源和项目“三张清单”,严格落实定期走访、座谈研判、联盟派单闭环机制,破解经营理念、销售推介、产业发展等疑难问题。采取“专业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运营机制,鼓励带动周边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大棚务工、入股分红等途径,成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30个,辐射带动4000余户群众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让群众“有活干”“有钱赚”。
该县紧扣食用菌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关键环节,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引进年产1500万支菌棒的自动化生产线,打造智能控制中心、标准化实验室和智能化培养室,推动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邀请“组团式”帮扶专家、食用菌研究院专家和县农特产业专家等组建技术顾问团队,实行产学研合作和配套服务,建立专家工作站1个,聘任6名专家为驻站导师,及时为项目落地、技术突破、产业壮大等方面提供智力引擎。同时,鼓励陕西祥瑞源淇、汀味融等深加工企业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认定,把品牌创建作为提高食用菌产品附加值的重要途径,成功培育出“脆姑娘”“秦岭胖胖”等食用菌品牌12个,“商南香菇”“商南木耳”“商南羊肚菌”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商南香菇菌棒连续4年出口韩国等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