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代绪刚 王 强 张耀元
从“糟心路”到“幸福路”,商南县富水镇富松路的变迁,村民都看在眼里。这条路能旧貌换新颜,没有人大代表认真盯、实地跑、真诚讲,它的改变不会来得这么及时。
今年5月份,富松路终于通车了。群众盼了这么久,眼看着道路从无到有,方便了富水镇富水街社区、沐河村和黄土凸村群众的出行,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打通了沿线企业“运输动脉”,注入了富水镇稳定发展的新动能。然而,道路通了,新的担忧却慢慢浮现。因部分交通设施设置不合理,导致隐患频现。短短数月,该路段事故接连发生。
沐河村、黄土凸村及社区的人大代表在日常走访中敏锐察觉到富松路存在的问题:路口视线严重受阻、汇流车辆车速过快,群众过马路提心吊胆,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人大代表迅速行动,深入一线访民情。他们边走边看,认真记录群众反映。3个村(社区)代表小组火速行动,多线履职。一方面,人大代表依托“沐河村云端代表联络站”以及黄土凸村、富水街社区两个选区“云端代表会客厅”,打破时空限制,发起一场接地气、汇民意的线上议事会,村民你一言我一语,言语里透着急切,留言板上写满期盼;另一方面,他们同步深入一线,实地勘查每个隐患点,记录盲区、并专程赴富水交警中队精准对接,厘清真实路况与事故数据,将“云端”汇聚的民声与现实难题系统整合,上报镇人大,展现出高效务实的履职担当。
富水镇人大第一时间组织县、镇人大代表和富水交警中队开展专项调研。座谈会上,大家将群众反映的隐患难题一一摊开讨论,并结合专业分析进行反复推敲,最终形成了一份建议。这份汇集了群众意见与专业指导的建议,很快上报到了县人大常委会。县人大常委会迅速交办,县交警大队、交通局、公路段等部门合力整改,一场守护百姓“脚下”安全的联合行动全面展开。
如今,行走在富松路上,新颜新景扑面而来:曾经遮挡视线的路口墙体和绿化池已拆除,行车视野豁然开朗;312国道两侧加装了强制减速带、标识牌,车速明显受到控制;富水镇联合交警走村入户开展宣传,把安全意识种进群众心里。
“路修好了不算完,守护群众脚下安全,代表履职永远在路上。”富水镇人大主席薛涛的话语坚定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