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 和 记者 胡蝶
8月25日,商南县富水镇富水街社区群众在村级服务平台留言:“我家是独女户,想申请计生奖励扶助。”社区干部看到留言后,第一时间在线回复:“立即协助社区信息员给群众办理。”从群众发声到干部响应,整个过程高效顺畅,没有烦琐的跑腿流程,只靠“指尖操作”便打通了诉求传递的“快速通道”。
在富水镇,这样的线上互动早已成为基层治理的常态。以往,村民有诉求,需专门跑到村委会反映,遇到干部外出办事,还可能遇“空跑”;如今,只需轻点手机登录“村级服务平台”,无论是政策咨询、业务申请,还是生活难题求助,都能随时在线表达。而村干部则会定期查看平台留言,对群众诉求逐一及时反馈、跟进办理,确保“群众有呼、干部有应,诉求有处、问题有解”。
今年以来,富水镇聚焦党建引领、支部驱动,借助村级服务平台,创新推进“云端”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将村务办理、监督互动、积分激励等功能搬到“指尖”,既让村民办事更便捷,也推动乡村治理走向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局面。
点开富水镇各村的“村级服务平台”,组织架构和人员构成一目了然,不仅包括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成员,还有人大代表、包村干部、驻村干部、各村民小组组长等,每位成员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职责分工都公开在线,村民随时可查。成员们通过手机就能即时发布图文并茂的“工作日志”和“三务公开”信息,村民只需动动手指,就能在每一条动态下进行评价、点赞或提出疑问,实现了“指尖上的监督”。
基本医保门诊慢性病申报、“雨露计划”补助申请、计生奖励扶助申请……事关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村干部通过平台发出通知,附上办理所需资料和流程,村民可第一时间知晓,第一时间前去办理。富松路花园阻拦视线、南坪路路口存在安全隐患……村民在手机上一键上传,提醒村干部及时处置,村党支部第一时间协调处理花园、加装红绿灯,避免事故发生。
“群众有什么事情可以在平台上了解,发现问题可以在平台上反映,问题处理的过程平台上可以跟踪。村级服务平台对老百姓来说就是‘村里事当作家里事’。”富水街社区党支部书记陈文涛说。
除了办事与监督,村级服务平台更成为激活村民参与热情的“催化剂”。打扫卫生、交通劝导、孝老爱亲等力所能及的事情,村民可以通过“村级服务平台”申报积分,村“两委”成员进行审核并公示。根据积分,村民可以兑换相应的大米、电壶、雨伞等生活必需品。截至目前,全镇共计积分2.2万多分,兑换奖品100多份。
平台还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纽带”,各村(社区)通过举办村级服务平台开展表彰大会,为活跃群众发放礼品34份;利用平台组织群众积极参加“好公婆、好儿媳、身边好人、五美庭院”评选等活动,让村民在参与中增强归属感,内生动力被充分激活,乡村治理水平也随之提升。
“村务搬进小程序,乡村治理有新方,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借助村级服务平台,不断拓宽村民参与村级事务渠道,从群众身边的贴心事、烦心事做起,用小平台提升大效能,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富水镇党委书记汪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