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 英)“田教授,犊牛总不爱吃食咋办?”“秸秆发酵成饲料有啥关键步骤?”……11月4日,在山阳县户家塬镇牛耳川社区的意发生态农牧肉牛养殖场内,一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正在进行,中国农学会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陕西省肉牛(奶牛)产业体系岗位专家田万强教授被热情的养殖户团团围住,现场答疑解惑。
面对养殖户提出的实际问题,田教授一一耐心解答,互动氛围热烈。这场由山阳县农科教中心与县科协联合举办的培训,精准聚焦当地肉牛养殖产业需求和养殖户实际难点,把实用的养殖技术送到群众身边。
培训中,田万强教授以“肉牛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治”为主题,紧密结合山阳县农业生产实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系统讲解了犊牛培育、基础母牛饲养、重大疫病防治、饲料营养配比等关键技术,并分享了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针对当地秸秆资源丰富的特点,他重点讲授了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指导养殖户将秸秆转化为优质饲料和有机肥,既降低养殖成本,又促进农业绿色循环发展。
近年来,山阳县始终把乡村人才振兴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常态化开展农业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精准对接产业需求与农户诉求,邀请行业专家“传经送宝”,着力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人才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