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李玉莹)为深入推动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专业化建设,山阳县司法局漫川关司法所探索推行以“接收衔接程序化、档案管理规范化、教育帮扶多元化、走访排查常态化、核查监管精细化”为核心的“五化工作法”,用心织密特殊人群监管服务网络,持续提升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与效能。
接收衔接程序化。在矫正对象接收衔接环节,漫川关司法所细致审查法律文书的完整性、人员信息的准确性、风险等级的适配性,深入核查户籍信息及社会关系网络,从源头上杜绝漏管、脱管等潜在风险,切实保障社区矫正对象从司法判决到社区监管的无缝衔接。今年以来,已顺利接收社区矫正对象6名。
档案管理规范化。漫川关司法所全面落实“一人一档”管理模式,严格对标《商洛市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指引》,规范工作流程与文书标准,健全涵盖社会调查评估、入矫宣告、日常走访、信息化核查、报告登记、外出审批、日常考核至解除矫正的全流程档案管理体系,确保档案资料完整、分类清晰、内容规范。今年以来共完成调查评估12人,参与社区矫正对象案卷评查2次,持续提升档案管理规范化水平。
教育帮扶多元化。漫川关司法所创新实施“四心”教育帮扶模式,将法治教育作为重点内容,增强社区矫正对象守法意识,实现以“法治教育”正心;组织观看“入矫第一课”、开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强化身份意识与纪律观念,实现以“警示教育”塑心;开展谈心谈话与关心关爱,帮助矫正对象培养积极心态、更好融入社会,实现以“心理疏导”矫心;组织参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灾后恢复、环境整治等公益活动,提升社会责任感,实现以“公益活动”润心。
走访排查常态化。漫川关司法所定期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实地走访,通过面对面访谈家属、村组干部及邻里,深入了解其思想动态、生活状况、工作表现及现实行为,重点排查可能导致重新违法犯罪的风险隐患,及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全力维护社区矫正工作安全稳定。
核查监管精细化。漫川关司法所充分运用社区矫正综合管理系统、“钉钉”打卡等信息化手段,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不定时核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严格执行请销假等监管制度,实现“人防+技防+制度防”有机结合。今年以来,对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社区矫正对象予以训诫2人次、警告3人次,签订重点时段安全稳定责任书42份,有效杜绝脱管、漏管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