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商州区

商州构建金融生态循环系统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2025-11-24 08:00:03

来源:商洛日报

  本报讯 (通讯员 张 红)近年来,商州区通过构建“政府精准引导+银行主动对接+企业积极作为”三维联动机制,打造出以“十重管网”为载体的“金融生态循环系统”,实现发展资金在企业、银行与政府之间有序流动、循环赋能,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企业自强,构建“自我造血系统”,三重管网培基固本。夯实根系管网,实现产业互助金融化。围绕“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与农业“5+5”产业体系,设立“联保互助资金池”,推动企业间资金互助与信用联动。前三季度,全区金属与非金属材料产业产值达64.29亿元,智能制造产业产值达25.25亿元,依托商协会信用背书,实现集群内融资超120批次、6500万元。集聚吸盘管网,实现技术资产资本化。聚焦核心技术和品牌价值,引导企业推进数智转型和成果转换,建设高质量项目“种子库”,积聚“无形资产”,打造融资吸盘。目前储备科技创新项目353个、总投资802.78亿元,为后续融资开辟了“源头活水”。构建回流管网,实现财务管理健康化。构建资金循环使用与债务监测预警机制,推进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建设,为引资入股、合作合营创造条件。引导企业参与推介会、西洽会等招商活动,签约项目47个,引资总额52.7亿元,实现资金良性“回流”。
  银行赋能,构建“动脉输注系统”,三重管网稳定财源。拓宽动脉管网,推动信用贷款扩面降本。开展“政银企”对接与“千企万户大走访”,指导银行有效管控融资成本,加大小微、科创、绿色企业信贷投放,落实贷款增速不低于GDP增速的目标。走访企业3.4万多户,推动银行集中授信5.2亿元,投放贷款3.6亿元。优化静脉管网,推动金融产品精准回流。围绕生态价值转化和政策试点,推动金融资源向绿色与特色产业聚集,加快“生态贷”“订单贷”等产品落地,建立金融产品项目库42个,谋划VEP项目20个,形成4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金融服务案例。激活毛细管网,推动数字普惠全面覆盖。拓展“秦e贷”“秦V贷”等数字信贷产品覆盖面,打造小微民营企业、“三农”领域和个体工商户小额融资“高速通道”,实现金融服务“毛细血管”全域通达。成功投放首笔“专精特新专板贷”300万元,全区数字普惠贷款签约4.8万多户,贷款余额17.67亿元。
  政策调控,构建“心脏调控系统”,四重管网精准润泽。调控心泵管网,精准财政资金定向投放。增强政策供需的精准性,提高投资服务的适配度,统筹资金调度与风险调控,实现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申报政策性资金项目108个,已获批61个,为48个项目注入5.71亿元,撬动重大项目投资超300亿元。谋划储备管网,灵活债券资金跨期调度。鼓励企业盘活闲置资产,平衡融资收益,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鼓励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瞄准国家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激活“未来资金”服务当下发展。投放国家专项债券1.14亿元、省级专项资金2.69亿元,盘活资产融资4.5亿元。强化协作管网,规范资源导入内外循环。加强陕南循环、津陕协作、苏陕合作等资金管理,精准灌溉区域特色产业和村集体经济壮大,实现“引资、引智、引产业”的协同发展新格局,构建区域协同发展的“外循环”支持体系,形成了内外联动发展模式,安排村集体产业资金2200万元,食用菌补助1940万元。整合救助管网,做实风险缓释与应急转贷。建立中小微企业“助保贷”机制与应急转贷资金池,设立多种财政资金救助渠道,形成了一套结合金融支持、税费减免、稳岗帮扶和专项服务的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组合拳”,协助30家濒危企业获得应急资金4170万元。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