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逝去的窑村

逝去的窑村

2014-06-10 10:45:56

废弃的陶窑

制陶艺人古玉民整理陶器

  商洛日报(文/图 刘勇鸿)曾经有三百年历史的商州金陵寺镇东窑村,位于熊耳之颠,那是个出彩霞的地方。每当黄昏,熊耳晚霞铺满州城西边的天空,熊耳山就会被烧的一片通红。东窑村人说,那是他们曾经烧窑的窑火。
  制陶专业村
  东窑村是商州历史上有名的制陶专业村,传说从明代朱元璋叔父在这里建金陵寺,采用陶制器具的情况看,东窑村制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
  长期以来凭借金陵寺独特的土质煤炭资源,靠烧窑制陶为生的东窑人世世代代,生生不息,一辈辈东窑人不仅在贫瘠的熊耳山生活了下来,而且养活了周边四十多里的群众。但是这一切,早已成为尘封已久的回忆。
  走进这个散落在熊耳山脚下的曾经的窑村,目光所到之处大多是房门紧锁的土坯房,村子里留下是老人和孩子。正在地里干着农活的杨引娃老人说,他们村有二十年都不制陶了。
  在杨引娃老人带领下,穿过野草蔓延的小路,踩着已然龟裂的台阶,爬上了村里那口烧制陶器的土窑的顶端。拨开密密的草叶,依稀可以看见当年的老灶口,还有当年浓烟留下的熏痕。
  阳光下,蜘蛛摆起八卦阵严密地提防着入侵者。破败的土窑承载的是一段历史。
  盛景已不在
  在村子房前屋后处处是曾经的制陶人留下的盛水、腌制酸菜的大瓮,和和面、装粮食生活用品的盆盆罐罐。盆盆罐罐上落满灰尘。走进村子,处处是陶制的器具。破碎的陶片可以当做瓦用,也能砌墙,能当做烟囱、石凳,只是它作为生活必需品的功能逐渐弱去。在制陶艺人古玉民家里,我们见到了被当做香炉的陶制品。
  穿过摆满杂物的老屋,进入到一几乎废弃的院落。打开房门,在这儿,侯培午老人留存有笔筒、黑陶碗等几件还算精美的陶器。
  在古玉民的记忆里,制作泥胚的工场和陶窑是他和村里的小伙伴们最爱玩耍的地方。在他们这群小小的孩子们的心目中,觉得大人们把挖来的一堆泥土,用手那么一捏、一转,用火那么一烧就成了家里日常用品,那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古玉民制陶手艺师传他的祖辈,他的祖父就是村里制陶的能手。年少时,古玉民经常跟随祖父到工场制作陶器,十几岁,他就出师正式成为了一名制陶工匠。古树娃老人也是那个年代的制陶艺人,在我们的要求下,古树娃老人从阁楼里取下那些曾经制陶的家伙什。
  古树娃告诉我们,这些制陶的家伙什现在都没人要,都扔了。只是他对这些工具有感情了,舍不得丢。
  传统技艺难传承
  传统的制陶工序十分复杂,而且是个集体协作的手工活。
  侯培午老人告诉我们制陶的工序相当多,从正月就开始挖土,然后是运土,运回再晒干,套上牛在大场里反复碾成面。然后和成泥,再用特制的工具加工成型,一般来说四个人,一年忙忙碌碌才能制作六百多件陶器。
  陶胎制作不仅工序繁杂费时费力,而且在烧制中还有着严格的要求。
  古玉民告诉我们:“烧一回窑得十天半个月。费碳得很,最少得五六万斤碳,而且得是能炼铁的好碳,燃烧值要达到8800卡才能够。”
  之所以因陶闻名,东窑村占尽了煤炭土质资源,这里有丰富的煤和适合制陶的陶土。“黑、白、黄”是东窑村三大特色。黑指煤,白是白灰,黄就是陶瓷。就是因为有了这门独特制作陶器的手艺,上世纪八十年代前,东窑村没有失业人员,村民靠着手艺就能过上宽裕的日子。

  • 相关阅读
  • 松坪韦家大院

      商洛日报(刘作鹏)天竺山南坡山溪纵横,碧水潺潺,汇成一条清澈的水流,名曰箭河。河水蜿蜒流向东南,与金钱河交汇。这里丛林茂密,人迹鲜至,植被良好,因而箭河水质甘甜营养,古往今来滋养着沿岸居民。   ...

    时间:06-10
  • 五峪川,麦早熟半月

      商洛日报(王天时)翻阅续商州志,查找关于老家的记述。作者吝惜笔墨,只写了一句话:“五峪川,麦早熟半月”。   五峪川在城西南十里,是我的老家。   收麦时节,正是故乡五月的初夏。这个季节...

    时间:06-10
  • 盈盈一水仙娥湖

      商洛日报讯(舒添宇)在商州,仙娥湖是州城人的素净心湖,莹润碧透,沉淀着时间的光和影。   丹江从麻街一路上轻歌曼舞到了这儿,仙娥湖恰似一个养在深闺无人知的腼腆女子,没有了征途上的奔波跳跃,多了文静...

    时间:06-10
  • 洛南手工挂面

    晾晒手工挂面   商洛日报讯(文/图 赵晓翔 吴书怀)洛南手工挂面历史悠久,始于西汉,相传曾经作为“贡品”献给皇帝,传承鼎盛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洛南手工挂面既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因“挂&rdqu...

    时间:06-10
  • 普通交警的一天

      商洛日报讯(杨义俊 李佺松)农历2013年的大年三十。7点30分,山阳县交管大队事故股股长张朝益就赶到办公室,因为今天再不把1月26日薛某交通肇事赔偿问题谈妥,县交管大队都不能过好年。说起这个案子张朝益就头疼...

    时间:06-10
  • 时光角落里的铁匠铺

    贺增良在铁砧上对铁具进行最后的打磨  商洛日报讯(文/图 谢 飞)铁匠,曾经是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地位的一种职业。而如今,却面临着整个行业的萎缩,到了近乎快要消失的境地了。从人类告别了兽骨、石头...

    时间:06-10
  • 红岩村群众的烦恼事

      商洛日报讯 (记者 肖 云)近日,柞水县红岩寺镇红岩村一些村民向记者反映,他们村里的露天垃圾池离住所太近,一到夏天,堆满的垃圾旁蚊蝇乱飞,臭气熏人,严重影响了附近群众的日常生活。   6月4日,在村民李师...

    时间:06-10
  • 洛南确保尾矿库汛期安全

      商洛日报讯 (刘卫锋)洛南县针对汛期尾矿库极易引发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的实际,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应急管理,确保尾矿库资源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洛南县严格落实部门监管、企业第一...

    时间:06-10
  • 农家乐里乐农家

      商洛日报讯(记者 李 敏)6月5日早上七点,家住洛南县巡检镇西桥村的村民王宏起了个大早,就和妻子牛妮、母亲杨计莲在自家的农家乐厨房里忙活着。这天,他家里来了个重要的客人。“听镇政府人说今天有省委老...

    时间:06-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