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县区动态  »  民生资讯

逝去的窑村

逝去的窑村

2014-06-10 10:45:56


  制陶业曾经辉煌
  从1960年到1984年是东窑村最红火的时期,那时人们用的缸、坛、盆、罐、餐具、茶具等都由陶瓷制成,产品市场好,不愁销,洛南、镇安、柞水、丹凤、山阳的人都慕名而来,国有陶瓷厂也在此生产。那时的东窑村俨然成了一个热闹的集市。
  古玉民说:“那时富裕么,外地来的小商贩、卖小吃食的啊都集中在此。”据老人说,咱这地区比其他地区活泛。方圆四十多里路都到我们这儿把陶瓷贩回去换钱。
  古树娃说:“那时这地区确实富裕,我们这以前东窑人就是做这陶器哩。原来旧社会老人手里就做这哩。那就靠这。住到这地方就靠这生活哩。”
  靠祖传的制陶手艺,东窑人吃的、穿的、住的、用的,甚至娶媳妇,都是靠烧窑、卖陶赚出来的。
  金陵寺镇经发办的李汉儒主任告诉我们:“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东窑村,有20多窑。一窑经济价值就是4000多块钱,全年收入8万元钱,在当时来说是个很可观的数字。”
  回想起那些曾经的辉煌,古玉民告诉我们,那时在生活中需要的啥样的陶器,他们都能做出来,而且不需要模型。
  时代淘汰了制陶业
  随着社会发展,煤炭涨价、劳动力成本的增加,轻便的铝制品及不锈钢制品逐渐取代了笨重的陶瓷日用品,东窑村制陶业开始走下坡路。陶制品几乎没有市场。到现在摆放在各家房前屋后的陶器估计都有十几卡车。
  为适应市场需求,老一辈制陶艺人也尽力创新,制作了一批精美的欣赏类陶制品,但市场始终没有打开。
  市场前景惨淡,制陶又费时费力,年轻的东窑人逐渐失去了传承的愿望。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东窑村上百年的老窑灶开始破败。
  面对着破败的老窑、回忆着窑村发生的点滴,这些后继无人的老艺人充满了深深的无奈。
  “从挖土到卖,都是出力活,现在小伙子也没人做了,老汉子就像我这年龄就做不动了。”古树娃说。
  当记者问到,这老祖宗留下的制陶手艺会失传吗?古树娃叹着气说:“肯定失传了。”
  也许,再过几十年,随着古树娃这些老艺人的老去,这个曾名盛一时的窑村,会随着熊耳上空的晚霞逐渐逝去。

  • 相关阅读
  • 松坪韦家大院

      商洛日报(刘作鹏)天竺山南坡山溪纵横,碧水潺潺,汇成一条清澈的水流,名曰箭河。河水蜿蜒流向东南,与金钱河交汇。这里丛林茂密,人迹鲜至,植被良好,因而箭河水质甘甜营养,古往今来滋养着沿岸居民。   ...

    时间:06-10
  • 五峪川,麦早熟半月

      商洛日报(王天时)翻阅续商州志,查找关于老家的记述。作者吝惜笔墨,只写了一句话:“五峪川,麦早熟半月”。   五峪川在城西南十里,是我的老家。   收麦时节,正是故乡五月的初夏。这个季节...

    时间:06-10
  • 盈盈一水仙娥湖

      商洛日报讯(舒添宇)在商州,仙娥湖是州城人的素净心湖,莹润碧透,沉淀着时间的光和影。   丹江从麻街一路上轻歌曼舞到了这儿,仙娥湖恰似一个养在深闺无人知的腼腆女子,没有了征途上的奔波跳跃,多了文静...

    时间:06-10
  • 洛南手工挂面

    晾晒手工挂面   商洛日报讯(文/图 赵晓翔 吴书怀)洛南手工挂面历史悠久,始于西汉,相传曾经作为“贡品”献给皇帝,传承鼎盛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洛南手工挂面既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因“挂&rdqu...

    时间:06-10
  • 普通交警的一天

      商洛日报讯(杨义俊 李佺松)农历2013年的大年三十。7点30分,山阳县交管大队事故股股长张朝益就赶到办公室,因为今天再不把1月26日薛某交通肇事赔偿问题谈妥,县交管大队都不能过好年。说起这个案子张朝益就头疼...

    时间:06-10
  • 时光角落里的铁匠铺

    贺增良在铁砧上对铁具进行最后的打磨  商洛日报讯(文/图 谢 飞)铁匠,曾经是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地位的一种职业。而如今,却面临着整个行业的萎缩,到了近乎快要消失的境地了。从人类告别了兽骨、石头...

    时间:06-10
  • 红岩村群众的烦恼事

      商洛日报讯 (记者 肖 云)近日,柞水县红岩寺镇红岩村一些村民向记者反映,他们村里的露天垃圾池离住所太近,一到夏天,堆满的垃圾旁蚊蝇乱飞,臭气熏人,严重影响了附近群众的日常生活。   6月4日,在村民李师...

    时间:06-10
  • 洛南确保尾矿库汛期安全

      商洛日报讯 (刘卫锋)洛南县针对汛期尾矿库极易引发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的实际,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应急管理,确保尾矿库资源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洛南县严格落实部门监管、企业第一...

    时间:06-10
  • 农家乐里乐农家

      商洛日报讯(记者 李 敏)6月5日早上七点,家住洛南县巡检镇西桥村的村民王宏起了个大早,就和妻子牛妮、母亲杨计莲在自家的农家乐厨房里忙活着。这天,他家里来了个重要的客人。“听镇政府人说今天有省委老...

    时间:06-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