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安县多措并举保护生物多样性
工作人员放归被救野生鸟儿
本报记者 肖 莲
5月19日,记者走进镇安县茅坪回族镇元坪村游龙沟红豆杉保护区,一株株高大挺拔的红豆杉矗立在绿意盎然的山谷间,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低声吟唱。
“红豆杉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我们于2022年12月建立了这个保护区,面积有1500亩,通过设立围栏、警示牌和宣传牌,补植红豆杉苗木,并定期开展巡查检查,确保红豆杉得到有效保护。”镇安县野生动物和天然林保护管理中心主任刘永耀介绍,目前镇安县已建立红豆杉和秦岭冷杉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保护小区2个。
镇安县位于温带和亚热带交会处,海拔高度落差较大,降雨量充沛,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全县共有野生种子植物资源130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13种;有陆生野生动物30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7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6种。
近年来,镇安县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持续加强病虫疫源监测,加大巡护巡查力度,严格执法检查,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各类违法行为,为其撑起强有力的“保护伞”。
为了准确掌握全县野生动植物资源现状和病虫疫源状况,镇安县落实专人负责,抽调县古树名木专家库专家,结合古树名木日常巡查工作,对全县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开展定期巡查检查,对生境发生改变和树体发生病虫害或树势衰弱的及时开展有效保护工作。通过植树造林、湿地修复等措施,保护改造林麝、羚牛和金钱豹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在G345国道沿线设置标识标志牌、安装减速装置、打通生态廊道,确保野生动物能正常通过国道。
“近两年,我们在护林员巡查的基础上,在全县重要的野生动物迁徙和生活路线安装了监测设备42套,覆盖15个镇(街道)2个国有林场,实行24小时全天候监测。”刘永耀说,目前,共发现金钱豹、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等国家保护野生动物120次220头(只)。
镇安县还进一步规范涉野生动植物人工繁育经营行政许可体系,严格实行狩猎证、驯养繁殖许可证、野生动物运输许可等制度。同时,镇安县天保中心加强与公安、司法、市监、城管等部门沟通协作,加大对市场、宾馆、酒楼和农家乐的监督检查力度,查处非法使用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行为。结合“清风行动”和林业“三乱”整治工作,多次开展了野生动物保护专项行动;对兰花和红豆杉繁育场所进行日常监督检查,签订承诺书6份,累计协助公安机关开展野生动植物案件认定33起。
结合每年3月3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和4月“爱鸟周”活动,镇安县大力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工作,并组织召开野生动植物保护知识技能培训大会,通过现场相关法律法规解读、实地野生动植物知识科普、小手牵大手宣传等形式,不断增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
前不久,镇安县天保中心接到村民反映,称家里发现一只鸟,以前没有见过。工作人员迅速赶往现场,经鉴定,这是一只松鸦。在检查该松鸦没有受伤后,工作人员将其放归山林。
“救护野生动物,村民功不可没。”刘永耀说,“近年来,镇安县天保中心先后救助受伤野生动物75次77只(头),其中大部分是村民提供的线索。”
镇安县还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对县域内的陆生植物、重点陆生动物等进行调查,全面掌握镇安县区域内野生动植物资源情况。
“通过调查,我们将补充未调查区域的数据与信息缺失,更新开展过类似调查区域野生动植物情况,建立动植物资源信息本底资源数据库,全面了解各物种种类组成、种群分布等信息,为镇安县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市生态环境局镇安县分局有关负责人说。
接下来,镇安县将坚持以“爱鸟周”“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活动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积极引入遥感技术、大数据分析等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对野生动植物监测和管理的精度和效率,加强执法检查,全力守护好野生动植物的家园,助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