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镇安县

一位“生态哨兵”的十年守望

2025-05-22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记者 马泽平

  凌晨两点,在秦岭腹地镇安县一偏僻的河道,一股气味刺鼻的污水正从乱石堆中渗出。陈世骏和两名队员弓着腰,迅速举起执法记录仪,取证、采样、查封,整套动作行云流水。

  深夜蹲守、执法取证,对于镇安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大队副队长陈世骏来说,早已是寻常之事。

  自大学毕业踏入生态环境系统,陈世骏就一头扎进了环境监察执法基层一线,工作中铁腕执法,守护生态底线,用温度化解矛盾,在法治框架下探索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之道。2024年被评为全国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先进个人,便是对他工作的最好肯定。

  执法线上的“鹰眼”

  2014年大学毕业,陈世骏走进市生态环境局镇安县分局。10年间,这个说话温声细语的年轻人,在执法现场淬炼出令违法企业敬畏的“火眼金睛”。

  2023年夏天,在对辖区某企业突击检查时,陈世骏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执法经验,发现该企业存在污染防治设施不正常运行的迹象。但是企业负责人信誓旦旦:“设备绝对正常运行。”他二话没说带领队员连续72小时驻守厂区,顶着高温爬上30米高的塔顶,迅速掌握企业违法排污的证据,终于揭露了企业临时篡改数据的情况。最终,该企业被依法查封生产线,缴纳罚款22万元。此案件的办理,不仅有力打击了企业的非法行为,也对其他企业起到了强烈的警示教育作用。

  “环境监察执法工作的艰辛,一般人想象不到。”陈世骏说,有时为了获取企业违法排污的证据,他和同事常常需要在隐蔽处蹲守数小时,蚊虫叮咬、饥饿疲惫都只能默默忍受;有时为了核实群众举报的环境问题,要翻山越岭,前往偏远的山区工厂,道路崎岖难行,危险重重;在面对一些企业阻挠时,还需要凭借坚定的意志和专业的素养与之周旋,耐心宣传环保法律法规,争取理解和支持。

  陈世骏的执法包里常年备着三样“法宝”:被翻得起了毛边的记录本上,全县重点企业的排污节点都用红笔标注;移动执法终端里储存着近5年水质波动曲线;那台磨掉漆的无人机遥控器,曾在上空捕捉到排污管道的隐秘走向。

  刚柔并济的治理智慧

  “环保执法不是猫鼠游戏,而是治病救人。”陈世骏说。

  在查处某汽修厂违规处置废机油案件时,陈世骏没有简单处罚了事。他发现该厂喷漆车间既无废气收集装置,工人也未配备防护设备,当即叫停作业。次日带着《汽修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指南》上门,手把手教老板改造通风系统:“你看,这里加装活性炭过滤层,既合规又省材料。”他还联系专业公司签订《危废处置协议》。3个月后回访时,喷漆车间墙上的《污染防治指南》旁,贴着老板手写的“环保账本”:“每月危废处理费节省1000元。”

  陈世骏这种“执法+服务”的理念,在西康高铁建设项目中尤为凸显。镇安山大沟深,建设场地受限,隧道堆渣和灰尘等问题,经常被村民投诉举报。面对施工方工期紧任务重,陈世骏带着法律手册住进工地,白天核查扬尘防治措施,督促企业规范建设危险弃渣暂存场所。服务企业后,陈世骏晚上还组织地方村民开会,向村民展示降尘措施,当起了企业和群众的“调解员”。项目负责人后来感叹:“陈队长不是来挑刺的,是来帮我们把关的。”

  去年,陈世骏充分运用环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在生态执法的同时,帮当地不少企业渡过难关。2024年办理生态损害赔偿案件2件,通过损害赔偿评估减轻处罚37万元;对几家主动整改的轻微违法企业实施容错机制,累计免罚10万元;在办理某建材企业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超标排放案件时,既依法查封生产线,又开展大气污染治理技术指导,顺利解决了企业超标排放难题。

  绿水青山背后的家书

  记者在采访时,无意间看到了陈世骏手机里的一段视频:他5岁的儿子挂着吊瓶,小脸烧得通红却举着奥特曼玩具说:“爸爸打完污染怪兽记得回家。”再次回看这段视频,这个钢铁般的汉子瞬间红了眼眶。那天,他正在20公里外的山坳追查跨省危废倾倒案。

  陈世骏家住安康旬阳市,妻子在30公里外的高峰镇永丰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5岁的儿子跟着爷爷奶奶在旬阳市生活,他最近一张全家福还是两年前拍的。尽管如此,妻子和父母非常理解并支持他的工作。妻子总是在背后给予他坚定的支持。父亲也时常教导他要以工作为重,为守护生态环境贡献力量。正是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让陈世骏能够毫无后顾之忧地投身于环保事业。

  镇安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3年突破340天,境内乾佑河、旬河出境断面水质连续五年保持Ⅱ类标准。这些数字背后,藏着环保人难以丈量的付出,当然也有陈世骏的一份功劳。

  回首这十余年的执法生涯,陈世骏看到镇安县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心中满是身为环保人的自豪与成就。“我和同事用青春守护的每寸土地,都将留下永不褪色的生态印记。”陈世骏说,他将继续秉持不怕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在环保路上坚定地走下去,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

  • 相关阅读
  • 保护野生动植物 守护美丽家园

      ——镇安县多措并举保护生物多样性  工作人员放归被救野生鸟儿  本报记者 肖 莲  5月19日,记者走进镇安县茅坪回族镇元坪村游龙沟红豆杉保护区,一株株高大挺拔的红豆杉矗立在绿意盎然的山谷间,枝叶...

    时间:05-22
  • 新民村强化措施抗旱保生产

      本报讯 (通讯员 李锋 陈涛)近日,面对持续干旱少雨天气,镇安县铁厂镇新民村驻村工作队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充分发挥帮扶单位资源优势,联合村“两委”,凝聚多方力量开展抗旱保生产行动,全力保障农业生产与群众...

    时间:05-22
  • 镇安多举措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本报讯 (通讯员 王关珍 金 鹏 王 雪)近年来,镇安县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引领,聚焦群众“生养教”全周期需求,持续完善生育支持体系和激励机制,开展多元化健康护航、加大生育政策供给、强化普惠性托育服务,有效降低生育、养育...

    时间:05-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