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镇安县

镇安县茅坪回族镇学习“枫桥经验”,创新“三变”矛盾解纷工作法——

描绘基层善治新“枫”景

2025-09-02 07:33:50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记者 肖云

  日新月异的茅坪回族镇

  菩提树下解纠纷

  6月底,一条长约1400米,关乎镇安县茅坪回族镇五星村8户53人出行的通组路完成硬化,群众多年的心愿终于落地。

  村党支部书记马学友介绍,这条路原本是砂石路,位于半坡上,一下雨,泥沙俱下,路面成了黄泥汤,车上不去,人也没法走。“到了非修不可的地步。”他郑重地说。

  由于资金有限,要修路就得村民自筹一部分,为此,村上前后召开了5次群众会动员,但仍有两户举棋不定。

  村民周华全在大伙儿心中很有威望,村上请他出面做工作,他联系到这两户在外打工的年轻人,让他们劝劝家里的老人:“把这个机会失掉了,以后再想修就没希望了。”这一句话,打动了观望的人,修路方案全票通过,除过县财政局一事一议争取的20万元资金,群众自筹款就达8.5万元。

  这件事不仅彰显了村民不等不靠、共建家园的决心,也折射出基层治理的民主智慧。

  茅坪回族镇地处陕鄂两省、镇旬郧三县接合处,辖1个社区6个行政村,总人口3183户11674人,其中回族占了近一半,是全省少数民族镇中少数民族占比最高、人口最多的镇。因回汉人民生活习性不同、政策差异多样,宅基地、山林地界、农田等纠纷频发。

  2021年,胡博刚来镇上工作时,发现群众一个个高门大嗓,说话像吵架,后来才理解这是回民直率豪爽的性格体现。

  红光村党支部书记马云学就是回民。他说,回民个性强,对新生事物接受较慢,因此,在做群众工作时要有耐心和包容心,另外还要讲求方式方法,以柔克刚,不能硬来。

  为促进回汉融合,防止一般矛盾“民族化”,茅坪回族镇始终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行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1844”工作机制,将全镇划分为106个片区,配备片长106名、党小组长39名,着力破解基层反映最强烈、群众期盼最热切、社会矛盾最突出的问题,探索出“六在片区”治理办法,即学在片区、和在片区、乐在片区、美在片区、爱在片区、兴在片区,夯实民族团结的基石。

  在此基础上,创新“三变”矛盾解纷工作法:变被动为主动,扭转“坐堂等案”旧习;变单一为联合,构建多元调处体系;变突击为常态,让百姓的诉求件件有着落,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

  变被动为主动,防患于未然

  由镇综治中心牵头,各村(社区)每月开展1次矛盾纠纷大排查,及时掌握各类苗头性、倾向性、预警性信息。同时,加强“法律明白人”培养,开展村(社区)干部、组长片长等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培训,覆盖婚姻家庭、治安管理、土地流转等多个领域,持续提升基层调解能力。

  “走走走,我们去找马书记评评理。”茅坪社区居民发生了矛盾,首先想到找马东海调解,他成了群众身边的“灭火器”。

  马东海是茅坪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兼社区调委会主任。10年来,他自学法律法规和调解技巧,充分发挥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成为茅坪社区法治宣传、调解纠纷的行家里手。

  2024年4月,茅坪社区在一次矛盾纠纷排查中发现,本社区居民魏某与元坪村村民杨某因坟地引发纠纷,经过半个月调查,多方取证,证实杨某家人安葬的边角地确实是魏某家的,魏某认为杨某侵犯了他的合法权益,情绪激动。为防止事态扩大,马东海多次上门劝解,最终以杨某赔偿1万元达成和解,避免了矛盾激化。

  马东海被评为我市首届“最美法律明白人”,像他一样的法律明白人在茅坪回族镇还有40多个,他们化身为社情民意传递员、法治教育宣传员、矛盾纠纷化解员等,将“法言法语”变成“乡音土语”,在潜移默化中使法治观念和文明新风深入人心。2023年以来,全镇累计开展排查84次,成功化解纠纷83件。

  变单一为联合,聚合力解纷争

  整合镇综治中心、信访接待室、公共法律援助室、矛盾纠纷调解室等资源力量,茅坪回族镇打造了“多室合一、一中心多用”的多元调处阵地。针对争议较大、纠纷较复杂、村调委会不能解决的情况,由镇综治中心协调相关单位介入,避免了单位之间的推诿扯皮,解决了群众找人难的问题,提高了调解成功率。目前,镇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备8名调解员,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备5名以上调解员,夯实了调解基础防线。

  2025年,一起涉及3省、跨20多年情感纠葛的赔偿纠纷凸显联合调解之效。

  2022年9月,陕西佑泰保安有限公司派驻镇安县茅坪回族镇五星村甘沟小学的保安蔺某平因尘肺病去世,镇安县人社局认定其为工亡,向公司计发一次性工亡抚恤金99万元。此后,湖北省郧西县的吴某兰(死者姐姐)、河南省灵宝市的蔺某丽(死者生前同居伴侣)、陕西省镇安县的刘某静(死者生前同居伴侣)等当事人,因工亡赔偿金分割问题争执不休,矛盾持续激化。

  五星村调委会介入后,发现案情错综复杂:死者蔺某平原籍湖北郧西,本名吴某平,1999年,他到河南灵宝与蔺某丽同居并按当地风俗改姓“蔺”,育有两子,2008年离家后再未返回。2020年,他到镇安五星村与刘某静同居,育有一子刘某洋。这些年,其母周某华一直由姐姐吴某兰赡养。生前,蔺某平因患尘肺病由刘某静照料,吴某兰亦给予了帮助,其身后事全由刘某静处理。

  围绕99万元赔偿金,三方各执一词:吴某兰认为“血浓于水”,死者的老母亲还需赡养;刘某静强调抚养未成年子女的责任;蔺某丽则诉说当年被抛下后独自抚养两子的艰辛。各方均要求分割时倾斜,对立情绪严重。

  鉴于案情复杂、金额重大,村调委会立即联动镇调委会、司法所组成调解工作组,一边安抚当事人丧亲之痛,一边通过“背靠背沟通+面对面协商”,引导各方陈述诉求、消除误会,司法所所长文振虎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条文,详细解释工亡赔偿的分配原则,调解员则以“亲情不可因金钱割裂”为切入点,劝说各方互谅互让,最终达成和解协议,圆满化解了这一僵持两年多的矛盾纠纷。该案于2025年获评全省优秀调解案例。

  变突击为常态,长效长治保平安

  茅坪回族镇坚持常态化组织调解员及相关人员到一线走访群众、察看现场、提出初步方案、现场协商、化解纠纷,将调解工作融入日常。建立健全信访工作制度、信访服务规范、文明接待公约、矛盾纠纷排查制度等,推动纠纷化解规范化、长效化。2023年以来,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与“四下基层”活动,累计走访群众150多名,化解矛盾83件。

  此外,各村(社区)结合实际,还推出菩提树下说事以及“好媳妇”“好公婆”“五好家庭”评选等活动,成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等群众组织,促进纠纷源头化解和实质化解,以此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久久为功,善作善成。2023年,茅坪回族镇荣获陕西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2024年,被设立为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铺展出基层治理与民族团结交融并进的崭新“枫”景。

  • 相关阅读
  • 镇安 开放发展跑出“加速度”

    陕西柏宏欧利塑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方底阀口编织袋,搭乘中欧班列销往中亚。   今年以来,镇安县聚集打好开放发展攻坚硬仗主题主线,将开放发展作为破局关键,通过统筹外贸稳增长、文旅深度融合、展会拓市增效等重点...

    时间:09-02
  • 高峰镇 屋顶架起“绿色银行”

    为破解本地乃至广大山区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实现可持续增收,高峰镇党委、政府以党建为引领,抢抓绿色发展机遇,巧妙盘活闲置资源,在均健佳石材厂近万平方米的屋顶上,铺就了一条金光闪闪的集体增收新路径——一座年收益稳定超百万元的“绿色银行”正拔地而起,为破解集体经济发展困境提供了生动实践。...

    时间:09-01
  • 镇安“智慧出行”助力民生通勤

      本报讯 (通讯员 王 泽)近日,镇安县“智慧出行”公交乘车码用户注册量突破2万大关。这一数字,不仅标志着该县公共交通数字化转型迈入深度实践阶段,更成为全市“互联网+交通”战略落地见效的生动注脚。自2023年底上线以...

    时间:09-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