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镇安县

妙手抚疾苦 丹心护健康

2025-08-26 09:21:45

来源:商洛之窗 - 商洛日报

  本报通讯员 杨建东

  在镇安县中医医院的心内科病房,总能看到一个步履匆匆却沉稳笃定的身影。他就是从医三十余年的“老中医”,更是患者口中“能让病人把心放在肚子里医生”邓益平。从基层卫生院的青涩医者到中医医院的学科带头人,他用一双妙手抚平万千疾苦,以一颗丹心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在岁月流转间,将“医者仁心”四个字刻进了无数患者的口碑里。

  敢闯敢试,填补县域医疗空白

  “当医生,就得让患者在家门口看好病。”这是邓益平常挂在嘴边的话。20世纪90年代,他从基层卫生院起步,深知山区群众看病难的痛点。为了啃下“大病不出县”的硬骨头,他像海绵吸水般钻研医术,从中医辨证到西医诊疗,从传统方剂到介入技术,三十年来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

  近年来,邓益平带领团队率先在县域内探索中西医结合的诊疗路径,成功开展了针对心梗、冠心病、脑栓塞、慢阻肺、糖尿病等30余项新疗法。还记得首例中西医结合救治急性心梗患者时,他守在病床前三天三夜,一边用西医手段稳定生命体征,一边辨证施药调和气血,最终让患者转危为安。如今,这些曾填补本县技术空白的疗法,已成为守护百姓健康的“常规武器”,让无数患者免于奔波之苦。

  清风正气,用行动诠释医者担当

  “邓主任的白大褂,干净得像他的心。”这是科室护士对他的评价。从医多年,面对患者及家属塞来的红包、送来的礼品,邓益平总有办法“婉拒”——要么当场退还,要么悄悄转为患者的住院押金。有一次,一位老农揣着一篮土鸡蛋在办公室外等了两小时,他最终收下鸡蛋,却转身让护士长给老人的住院账户存了200元钱。

  对经济困难的患者,邓益平更是倾囊相助。几年前,科室收治了一名患肾病的贫困患儿,父母凑不齐透析费,他带头捐款捐物,发动科室人员献爱心,还联系民政部门申请救助,硬是帮孩子挺过了最艰难的阶段。“医生的价值,不在红包里,在患者的笑容里。”他用一言一行,为基层医生树起了廉洁行医的标杆。

  传帮带教,锻造过硬医疗团队

  担任内科主任后,邓益平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团队强才是真的强。为此,他推行“传帮带、走出去、请进来”的培养策略:每年选送1—2名骨干到省市级医院进修,定期组织团队去外地先进科室“取经”,还邀请专家来院坐诊带教。

  年轻医生小张至今记得,自己第一次独立做心脏介入手术时,邓益平全程站在旁边指导,“别怕,按流程来,有我在。”如今,小张已成长为科室骨干,而像他这样的青年医生,在邓益平的带领下一个个挑起了大梁。团队实力的提升,让科室年住院患者突破2000人次,2012年更是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重点专科”称号,成为县域中医诊疗的“金字招牌”。

  三十载坚守,书写大爱答卷

  三十余年从医路,邓益平接诊患者超10万人次,从死神手里抢回上千条生命。他的办公室里,厚厚一摞荣誉证书见证着付出:镇安县“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商洛市“十大杰出医生”“最美医生”……但他最珍视的,是患者送来的那面写着“仁心仁术”的锦旗。

  如今,已过知天命之年的邓益平仍坚守在一线。每天清晨,他总是第一个到病房查房;深夜的急诊室里,常常能看到他伏案分析病历的身影。“只要患者需要,我就不会停下。”他说,白大褂是一生的铠甲,而仁心,是写给生命最厚重的答卷。在镇安这片土地上,邓益平用三十载坚守,诠释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医者誓言,让大爱与担当,在岁月中愈发闪亮。

  • 相关阅读
  • 专访丨上合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彰显吸引力和生命力——访斯里兰卡国际问题专家拉纳拉贾

      新华社科伦坡8月25日电 专访|上合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彰显吸引力和生命力——访斯里兰卡国际问题专家拉纳拉贾  新华社记者陈冬书 伍岳  斯里兰卡知名国际问题专家、斯里兰卡“一带一路”组织创始董事亚西鲁·...

    时间:08-25
  • 通讯丨“感谢中国医生给了我女儿第二次生命”——记第26批中国援塞拉利昂医疗队

      新华社弗里敦8月22日电 通讯|“感谢中国医生给了我女儿第二次生命”——记第26批中国援塞拉利昂医疗队  新华社记者高剑飞  “女孩一周前入院时病情危重,存在严重的光声敏感症状并频繁抽搐。”第26批中国援塞...

    时间:08-22
  • 大质量恒星生命结束之谜揭示

    科技日报北京8月20日电 (记者张梦然)《自然》20日刊登的论文报告了一次罕见的宇宙事件:一颗大质量恒星在超新星爆发时,“自曝”其内部结构,从而向人们揭示了大质量恒星生命结束之谜。该研究对恒星演化提供了新见解,证实了对...

    时间:08-21
  • 心相近丨对生命有大爱,对和平有追求——铭记拉贝的选择

      新华社柏林/南京8月20日电 “中国人民纪念拉贝,是因为他对生命有大爱、对和平有追求。”托马斯·拉贝把习近平主席对爷爷约翰·拉贝的这句评价,印在自己著作《拉贝与中国》首页。  “这是至高荣...

    时间:08-20
  • 33分钟的生命救治

    ”杨银焕一边果断地指导黄安怀的家人准备转运,一边拿出手机,在“山阳县卒中救治微信群”里发出了预警信息:“中村镇黄家村黄安怀,男,72岁,疑似急性脑梗死,发病时间20时,正火速送往县人民医院,请做好接诊准备!...

    时间:08-20
  • 中国医疗队接力为赤道几内亚白内障患者带来光明

      新华社雅温得8月19日电 题:中国医疗队接力为赤道几内亚白内障患者带来光明  新华社记者王泽  位于非洲中西部几内亚湾沿岸的赤道几内亚,因紫外线辐射强烈,白内障发病率居高不下,且患者往往因延误就医导致病情加...

    时间:08-19
  • 用医学创新守护生命健康(弘扬科学家精神·对话·(特别策划))

      唐洲平(左一)在和团队探讨脑机接口试验方案。  陶继东摄">  唐洲平(左一)在和团队探讨脑机接口试验方案。  陶继东摄  高劲松(右)在为患者进行术后复查。  孙 良摄">  高劲松(右)在为...

    时间:08-18
  • 用医学创新守护生命健康(弘扬科学家精神·对话·(特别策划))

      唐洲平(左一)在和团队探讨脑机接口试验方案。  陶继东摄">  唐洲平(左一)在和团队探讨脑机接口试验方案。  陶继东摄  高劲松(右)在为患者进行术后复查。  孙 良摄">  高劲松(右)在为...

    时间:08-18
  • 用医学创新守护生命健康(弘扬科学家精神·对话·(特别策划))

      唐洲平(左一)在和团队探讨脑机接口试验方案。  陶继东摄">  唐洲平(左一)在和团队探讨脑机接口试验方案。  陶继东摄  高劲松(右)在为患者进行术后复查。  孙 良摄">  高劲松(右)在为...

    时间:08-18
  • 用医学创新守护生命健康(弘扬科学家精神·对话·(特别策划))

      唐洲平(左一)在和团队探讨脑机接口试验方案。  陶继东摄">  唐洲平(左一)在和团队探讨脑机接口试验方案。  陶继东摄  高劲松(右)在为患者进行术后复查。  孙 良摄">  高劲松(右)在为...

    时间:08-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