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柞水县

种下黑木耳 开出“致富花”

2022-11-07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本报讯 (通讯员 侯晓光)在柞水县曹坪镇马房湾村的金湾湾公司现代化木耳筛选包装厂车间,三条流水线有条不紊地生产作业,各式设备摆放整齐,功能分区明确。

  此时,车间外的二号木耳大棚基地里,耳农正采摘着今年的头茬木耳,热闹非凡。走近一看,黑压压的木耳俏皮地探出了小脑袋,在集体经济的舞台上谱写耳农的心声之歌,舞动产业的发展音符,跳出独特的木耳之舞。

  马房湾村支书张国锋说:“春季我们种了138万袋大棚木耳,产干耳44吨,取得了有史以来的大丰收。春耳去,秋耳来,考虑到秋季温度对木耳产量的影响,我们种植了45万袋秋季木耳。管理上,一直严格按照早晨开棚、晚上闭棚,早晨和下午定时、定量灌溉的要求,当前已收获头茬干耳700公斤。在科学化管理下,我相信秋季木耳肯定会提质增量。”

  小木耳种植热情高涨,马房湾村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

  就在三年前,马房湾村还是另一番模样,村子发展慢,无目的、没方向。怎么改变?怎么发展?这是摆在马房湾村面前的头等大事。恰逢各类财政涉农整合资金向深度贫困村大力倾斜,借此机会,2019年马房湾村开始新建大棚,仅用了3年时间,96个标准化木耳大棚拔地而起,金湾湾木耳筛选包装厂也初具规模。但由于设备不齐全、人员不完善,加上后续运营需要继续投入很多,这让渴望快速发展的马房湾村陷入两难。

  “柞水县财政局主动帮忙联系,申请了20多万元的产业帮扶资金,这下设备齐全了,技术人员到位了,运营资质也顺利取得了。不仅产能提高了,年产值更是提升至439万元。”张国锋说,这真是雪中送炭,解决了马房湾村的发展难题。

  一耳兴,百姓富。马房湾村的经历,是依托产业振兴成功脱贫的典型案例,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落实精准帮扶的一个缩影。

  望着林立整齐的木耳大棚,驻村第一书记牛晓波一脸自信:“我们将继续凝心聚力,全力打造木耳产业新高地,久久为功,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乡村产业振兴路,交出一份让群众满意的致富答卷。”

  • 相关阅读
  • 柞水深入开展11个重点民生领域专项治理

      本报讯 (通讯员 项钰 吕晓)为切实解决重点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期,柞水县纪委监委持续开展教育、医疗、食品药品安全、交通出行等11个重点民生领域专项治理。  柞水县纪...

    时间:11-08
  • 柞水全力保障西康高铁建设

      本报讯 (通讯员 梅林海)今年以来,柞水县围绕西康高铁建设,主动靠前服务,着力破解项目建设难点堵点问题,全力保障高铁项目建设。  柞水县推行“一线工作法”,组建工作专班,压实镇办、部门、村组...

    时间:11-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