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中青班干部培训的课堂上,学员们逐字逐句研学规定原文,把“厉行节约”“求真务实”的要求抄在笔记里、刻在心头间,让理论学习成为淬炼党性的“大熔炉”;
在廉政教育基地展厅中,违纪违法者的深刻忏悔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鲜明对照,像一记记警钟敲在党员干部心上,让警示教育成为校准行为的“导航仪”;
在老百姓的院落里、田间地头上,党员干部脚沾泥土听民声,把“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要求落实在帮助群众增收致富、解决生产生活难题的实事里,让作风建设成果成为惠及民生的“及时雨”。
……
从纸面到地面,从会场到现场,柞水县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标尺,持续擦亮干部作风建设的鲜明底色,让清风正气充盈在全县的各个角落里。
理论筑基 思想铸魂
“领导干部要在理论学习中走在前、作表率。”这是柞水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集体研学中形成的共识。
今年以来,围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柞水组建了县委学习教育专班,先后召开专题会议6次,传达上级精神,研究实施方案,传导工作压力,明确“学查改督”路径。专班内建立“周调度、周提示、分片包抓、闭环销号”机制,统筹推进全县学习教育。
柞水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充分发挥“头雁效应”,高标准、高质量开展专题学习研讨、带头举办专题读书班,开展“以考促学”,创新推出“沉浸式”现场教学深化学习效果。截至目前,柞水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累计开展相关专题集中学习4次、研讨交流3次,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辅导1次。
在“关键少数”的示范带动下,全县上下形成统一坚定的思想“主声部”,为县域发展校准航向。
柞水县着力构建起线上线下立体化学习网络,实现理论武装全域覆盖。线上,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陕西干部网络学院”、“爱柞水”APP和“柞水先锋”等平台资源,引导党员干部随时随地开展学习。线下,精心谋划的2025年“重点班次”培训班已开办14期,累计培训1550余人;文明实践“两新”讲堂、“人大讲堂”、“科技讲堂”等特色理论阐释平台遍地开花;实施“定制化、一对一”精准送学上门服务,让全县流动党员和老党员也能领会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问题查准 根源查深
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查是关键。柞水县充分运用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审计监督、信访反映等途径,从思想、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全面深入查找存在问题。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查摆,做好思想发动,分级开展谈心谈话,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主动自查自纠、找准差距。
对查摆出的问题,明确整改措施、整改目标、整改时限、牵头负责人,逐一挂账销号,确保整改成效,防止虚假整改。
6月27日,柞水县召开了警示教育会议暨专题党课,给全县各级部门领导干部上了深刻而又生动的一课。“我感触颇深。在今后工作中,我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从反面案例的深刻教训中引以为戒,锤炼政治忠诚,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多干促进发展的正事,多办惠民利民的实事。”柞水县凤凰镇党委书记赵鹏表示。
柞水坚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结合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把警示教育与现场实地参观有机结合,除组织旁听庭审、观看警示教育片外,还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廉政展览、重温入党誓词、聆听革命先辈廉洁奉公的故事,从初心使命中汲取廉洁力量。这种“警示+引领”的沉浸式教学,既敲警钟又指方向,引导党员干部在对比反思中坚定理想信念。
“从一顿超标饭局到一次违规收受礼品,从一次公车私用到一笔‘人情往来’,每一个反面典型案例都清晰展现了‘四风’问题由小及大的演变轨迹,真是犹如当头棒喝,让我们要时刻绷紧纪律之弦,坚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7月7日,柞水县委宣传部青年干部董颖颖在机关党支部组织开展的“正风肃纪强党性 砥砺奋进庆‘七一’”主题研讨交流会上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今年以来,全县开展“廉洁文化柞水行”小戏小品展演巡演100余场次,拍摄廉洁文化专题片、情景剧式警示教育短片6部,开展清廉宣讲活动200余场次,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33场820人,参观教育基地1450人次,发放廉洁自律提示卡及致家属信各200余份。
柞水县结合整治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5起15人,通报曝光3起3人。开展“校园餐”安全、农村“三资”管理等专项整治,解决急难愁盼问题39项。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集中整治,解决养老、救助、乡村振兴等领域实事32件。
笃行实干 真改实改
作风一变干劲足,作风一变局面新。多个重点项目的竣工投产,多项民生工程的落地见效,见证了柞水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结出的累累硕果。
柞水终南山泉高端矿泉水生产线建设项目投产在即,柞水县人民医院门诊医技楼综合项目加速推进;柞水溶洞基础设施提升项目投入运营,惠达广场盘活热销;全县新建和改扩建15所幼儿园投入使用……一个个涉及方方面面的重点项目的实施和投产达效,为柞水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强劲动能。
紧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痛点,为农村留守老人等特殊群体开展健康义诊科普服务;针对慢病报销政策,为群众提供“一对一”辅导和帮代办服务,实现了看病线上直接结算。推出“挂一次号管三天”“一元便民门诊”等惠民举措,累计为患者节省费用超3.4万元;全面落实特殊群体优先政策,取消门诊预交金,降低住院押金门槛;推行“先诊疗后付费”模式,惠及患者超1.2万人次,切实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
为切实解决学生餐厅面积不足、设施陈旧等问题,柞水县为全县48所实施营养膳食计划的学校配足配齐炊事员119人,投资86.5万元为城区九年制学校购置食堂设施设备;2025年规划投资1000万元新建设学生餐厅2000平方米,已完成初步设计批复,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保障了10187名学生在校就餐安全。
投资10万余元,历经6个月,在凤凰镇金凤村建成1座符合要求的二类液化石油气供应点,于今年6月开始试运营,有效解决了南线凤凰镇、杏坪镇、小岭镇村民用气问题。
2025年上半年,柞水县先后获得全国首批农村电商“领跑县”,全省首批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全省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先进县等荣誉;老庵寺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金米村、朱家湾村、老庵寺村、新合村被认定为第一批全省“千万工程”示范村,北河村获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
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党风政风焕然一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遏制不正之风,柞水广大基层干部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进一步增强了工作责任心、校正了政绩观偏差、激发了干事创业热情,增强了同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的自觉性,老百姓“办事难”“办事慢”问题得到切实解决,彰显了县委、县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