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朱安明)近年来,柞水县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场景应用为牵引,聚焦农业、制造、文旅、基层治理四大领域精准发力,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目前,全县数字经济总产值占GDP比重2.37%,数字经济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数字+农业”,解锁“秦岭山珍”新密码。柞水县立足“柞水木耳”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优势,以数字技术贯穿全产业链为核心,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跃升,建成木耳产业大数据中心、智慧农业示范基地5个,开发柞水木耳溯源系统,确保从菌种研发、种植到加工的全流程质量可控,带动亩均效益提升18%,助力品牌溢价能力提升30%。大力推动农产品销售端网络化,培育本土电商主体235家,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柞水县被商务部评为全国首批“农村电商领跑县”。
“数字+制造”,培育“绿色工业”新动能。柞水县针对县域内资源开发、新材料等传统制造企业,以“数字化转型”为方向,推动生产方式向高端化、绿色化迈进,支持大西沟、博隆等6家规上数字经济企业实施生产换线、设备换芯,新引进智能装备制造企业11家,盘龙中药配方颗粒研发及产业化、西冶技术有限公司智能制造中心等20个数字化项目建成投产,助力盘龙药业成为商洛市首家获得CNAS认证的中药企业,全县企业生产效率平均提高22%,运营成本降低约13%,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数字+文旅”,激活“秦岭封面”新价值。柞水县以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溶洞地质公园等A级景区为重点,以数字技术赋能文旅体验升级为突破口,推动传统旅游向智慧文旅转型,建成全县旅游大数据中心,开发“柞水文旅云”小程序,集成一键购票、智能导览、应急求助、特产直购等功能,上半年在线购票人次占比76%。通过VR云直播、短视频推广等方式,柞水文旅新媒体曝光量超5000万次,吸引游客9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24%。
“数字+治理”,绘就“智慧服务”新图景。柞水县以推进基层治理智能化为目标,推动治理模式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开发“柞水政通”APP,集成“一网通办”“随手拍”“政策直达”等模块,实现90%以上高频事项“掌上办”。打造了全市首个互联网医院,智慧导诊覆盖率95%,17个社区推广“智慧社区”平台,实现物业、医疗、养老等一站式服务,农村“数字大屏”系统覆盖率85%,实时推送政策、市场等信息,惠及农户3.2万人,数字化智慧服务走进群众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