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周成全)近年来,柞水县通过系统构建“结对子、教方子、指路子、搭梯子”全链条培养体系,探索出了一条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路子,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师徒帮带结对子。柞水创新实施“师带徒1234”行动,通过个人自荐、组织推荐,组建导师帮带团,定向选拔政治素质过硬、事业心责任感强、敢于担当负责、有发展潜力的正科级领导干部10名、副科级领导干部20名、村(社区)党支部书记30名、农村党员40名作为帮带对象,以师徒共同参与一项工作、记录一本帮带日志、开展一次谈心谈话、组织一次评议、召开一次总结会议“五个一”工作法为抓手,创新开展帮带活动,不断推进师带徒工作走深走实。目前,全县已建立“师徒对子”100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9项,办理养老、救助、乡村振兴等领域实事32件,相关做法在省市推广。
精准施策教方子。柞水实施“三单制”培训模式,通过线下研定清单、线上精选点单、严管赋能下单,靶向施教,跟踪问效,构建起闭环培训体系。县上整合资源打造“理论+实践+线上”三维课堂,建立牛背梁、金米等现场教学基地,举办“柞水大讲堂”,开发驻村讲堂、乡村CEO等特色课程,开办全县中青年干部、生态环境保护及基层社会治理等重点班次16期,培训干部5200余人。推进干部人才双向挂职轮岗交流,实施苏陕协作干部人才交流项目,建强名师名医工作室、专家“试验田”,持续开展“候鸟式”聘任、“周末式”专家等引才活动,招引高层次人才12名,创响“广纳英才·智汇柞水”人才品牌。
科学规划指路子。柞水建立干部成长档案,综合考量专业背景、工作实绩、性格特点等因素,绘制干部能力图谱,实施分级培养。对潜力型干部安排多岗位锻炼,对成熟型干部压担子培养,依托师带徒帮带机制,干部人才队伍的梯队建设成效显著,逐步构建起老中青合理搭配、梯次科学配备的格局,为县域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人才根基。
实践历练搭梯子。柞水实施“五个一线”培养计划,选派已转任科级领导帮带优秀年轻干部到“吃劲”岗位锻炼,31名干部提拔交流到基层镇(街道)任职,让干部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乡村振兴、信访维稳、应急处突等急难险重任务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切实提高了年轻干部深入实际、服务基层的能力本领。建立“三优先”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者优先提拔、优先评优、优先晋职。2024年以来,15名在重点工作中表现优异的干部得到重用,67名干部晋升了职级和职员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