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忐忑》
所谓“神曲”,就是一些特别容易被人记住的歌曲,都是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特别容易成为微博上的话题。《忐忑》就是其中最奇葩的一首。它没有歌词(或者说是有着特别的歌词),旋律也很好学(如果很不好学就没那么神了),唱法也很奇特,从头到尾从里到外都是记忆点。
第四步:用好社交网络
仔细想一想,这些年的热门金曲,没有一首是不靠社交网络红的。《最炫民族风》是从广场舞视频开始的,《忐忑》是从王菲的微博开始的,《伤不起》来自微博热词,占领社交网络等于成功了一大半。国外同样如此,《Nobody》、《江南Style》、《狐狸叫》。当然,这是因为传播渠道翻天覆地的变化,媒体碎片化带来了新的音乐传播方式,于是,为社交网络创作,通过社交网络推广成为创作的新思路。据说现在很多创作者创作之前都是先搜网络热词。
案例分析:《江南Style》
《江南Style》为了能在社交网络里充分传播,不惜放弃版权要求,让大家随便使用,随便恶搞,却因此带来了更大的收益。这首歌本身也具备了前述三大特点:接地气(对于韩国人来说)、朗朗上口、有记忆点(骑马舞),再加上对社交网络的借力,不红才怪了。(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