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娱乐新闻

音乐剧《红楼梦》走进百老汇 突出表现五大悲剧

音乐剧《红楼梦》走进百老汇

2013-11-21 17:07:37

  北京晨报:那您为什么不选择知名度很高的120回本,而要选择探佚学支持的110回本?

  丁维忠:怎样改编《红楼梦》的后半部,是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当年“悼红轩”网站做了两次网上调查,结果显示:赞成用后40回程高续本的仅有17.6%和15.4%,而赞成根据前80回伏线和脂批提示(即“探佚”)重新另写续剧者,分别占68.6%和72.5%。因此,本剧后半部的结局,决定不用现行的后40回,而按照曹雪芹原续的原意另行改编,以符合多数网友的期盼。从这个意义上讲,本剧相对于影、视、戏、歌、舞剧《红楼梦》,乃是一部“新版”《红楼梦》。

  北京晨报:程高本的续作影响深远,如何处理与原续这两者的关系呢?

  丁维忠:确实有这个问题,程高本毕竟已经流行了200多年,已经形成了相当顽强的审美定势,也仍然拥有相当数量的拥趸。为了避免本音乐剧陷于无休止的争论,也为了让观众更全面地了解和对比原续和程高续书的不同,我决定干脆为本剧写了两个版本:把程高本的后四十回也加以改编。我的想法是两个版本都上演,做个对比,但究竟结果如何,还要征求专家顾问团和投资方、制作方的意见。

  被篡改的《红楼梦》

  随着红学研究的逐渐深入,程高续本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上的缺陷,也越来越受到不少红学家和读者的否定。所谓续本,必须要和前文能够续上,能够接榫,前文对于续文具有先决性、不可逆性。从这个角度说,程高本就有许多问题,甚至在思想内容上篡改了曹雪芹著作的原意。

  北京晨报:为什么要还原曹雪芹原着的原貌?

  丁维忠:程高续本流行200多年,当然有它的理由和价值。比如“黛玉之死”写得非常好,很感人,这是很多人认可程高续本的原因之一。但是随着红学研究的逐渐深入,程高续本在艺术性和思想性上的缺陷,也越来越受到不少红学家和读者的否定。所谓续本,必须要和前文能够续上,能够接榫,前文对于续文具有先决性、不可逆性。从这个角度说,程高本就有许多问题,甚至在思想内容上篡改了曹雪芹著作的原意。

  北京晨报:那您能举几个相关的例子吗?

  丁维忠:例子太多了。比如说第五回,荣宁二公的阴魂对警幻仙子说得很清楚:“吾家……运终数尽,不可挽回”。但是程高本后40回却把它篡改为“兰桂齐芳,家道复初”,这哪里是“不可挽回”?而是要恢复到荣宁二公的鼎盛时期。再如,黛玉之死:绛珠仙子下凡,明明是要“以泪还情”、“以情报德”,但程高续书把她改成“焚帕断痴情”,“怨恨”宝玉而死,这就变成“以恨还情”、“以怨报德”,这还是绛珠仙子吗?“断”了“情”还能叫“宝黛爱情”吗?再如甄宝玉的结局、贾雨村的结局、金陵十二钗的结局等,都和原着原意颠倒。所以说,写的虽好,续的不对,仍应加以否定。

  突出表现“五大悲剧”

  原着中所表现的五大悲剧,就是我想表现的:第一,宝黛爱情悲剧;第二,家族盛衰的悲剧;第三,女儿们命运的悲剧;第四,封建社会“末世”的悲剧;第五,宝玉理想的悲剧。宝黛的悲剧和封建家族的悲剧自不必说,女儿们命运的悲剧,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个内容怎能不充分表现?

  北京晨报:那您在新版《红楼梦》音乐剧中是如何还原曹雪芹的原着风貌呢?

  丁维忠:原着中所表现的五大悲剧,就是我想表现的:第一,宝黛爱情悲剧;第二,家族盛衰的悲剧;第三,女儿们命运的悲剧;第四,封建社会“末世”的悲剧;第五,宝玉理想的悲剧。宝黛的悲剧和封建家族的悲剧自不必说,女儿们命运的悲剧,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个内容怎能不充分表现?曹雪芹的原意如何呢?我们看看第五回,金陵十二钗的命运之册放在“薄命司”,看似正册、副册、又副册共36个人,实际上代表的是“普天之下所有的女子”,“万艳同杯(悲)”、“千红一窟(哭)”、“群芳髓(碎)”,这一内容是音乐剧必须表达的。

  • 相关阅读
  • 红学专家:归国《红楼梦》并非曹雪芹亲笔手稿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红楼梦》版本历来是红学家考据的热点。今天有这样一则消息在网上引起了热议:《红楼梦》后28回手稿回归祖国。有报道称,学者张贵林从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手中接过了飘泊海外200多年...

    时间:10-08
  • 《红楼梦》后28回手稿回国 曾被乾隆废除飘泊海外

      由世界文化论坛东方国学院主办的“纪念曹雪芹逝世250周年暨红楼梦《石头记》后28回手稿回归祖国新闻发布会”,9月28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央党校、文化界的100多名专家、学者与会。  《红...

    时间:09-30
  • 《红楼梦》后28回曹雪芹手稿海外回归

    《红楼梦》的手稿一直是红学家们追寻之谜;日前,学者张贵林从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手中接过了飘泊海外200多年的曹雪芹手稿。...

    时间:09-30
  • 《红楼梦》里的“造假”和“打假”

      《红楼梦》这书可也真是,年轻时候读,读不出多少滋味,年纪有一些了,发现值得三复四问的问题,碰鼻子碰眼地挤在一起,挥之不去,却之不能。其他不说,单是“真假”问题,就值得细参详。哪有一部小说...

    时间:08-15
  • 图书“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走红 《红楼梦》居榜首

      《红楼梦》列“死活读不下去榜”榜首  网友戏称: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这两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搞了个书籍“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在对近3000名读者的意见进行统计之后,得出了...

    时间:06-26
  • 《红楼梦》里的“造假”和“打假”

      《红楼梦》这书可也真是,年轻时候读,读不出多少滋味,年纪有一些了,发现值得三复四问的问题,碰鼻子碰眼地挤在一起,挥之不去,却之不能。其他不说,单是“真假”问题,就值得细参详。哪有一部小说...

    时间:01-08
  • 《红楼梦》里的“造假”和“打假”

      《红楼梦》这书可也真是,年轻时候读,读不出多少滋味,年纪有一些了,发现值得三复四问的问题,碰鼻子碰眼地挤在一起,挥之不去,却之不能。其他不说,单是“真假”问题,就值得细参详。哪有一部小说...

    时间:12-24
  • 七旬白内障老人绣出巨幅红楼梦

      “耗时两年,共计36360根彩线。”近日,在叙永县环城社区内,72岁高龄的老人唐学林完成了自己的创作。她成功绣出一幅长3.4米,宽1.4米的大型刺绣作品——红楼梦“琴棋书画图”。图...

    时间:10-23
  • 贾平凹《古炉》获红楼梦·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

     贾平凹《古炉》  26日,第四届“红楼梦文学奖”在香港揭晓。作家贾平凹《古炉》与格非的《春尽江南》、阎连科的《四书》同获评审团奖,王安忆《天香》获首奖。四位内地作家脱颖而出,包揽本届红楼...

    时间:07-31
  • 张纪中拒翻拍《红楼梦》:它不符合我的气质

      (中新网)7月30日的午后,天气炎热,张纪中一身黑衣装扮,朋克风格的黑T恤意味着他在62岁的年龄还很“年轻”且另类,但是他却说,“我的每一部作品都是主旋律,包括这个暑期开播的《西游记》。&...

    时间:08-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