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我是第一次来,也是第一次炒大蒜。蒜农的成本价在1.5元每斤左右,我觉得现在一元一斤的大蒜风险不高,所以我从7月初就开始买了。现在已经收了1000吨了,如果价格再跌,我会继续收购。”老纪告诉记者,今年的这个价格即使亏也亏不了多少。
来自浙江宁波的刘老板更是一位大鳄级炒家,他在宁波当地一家企业做财务总监。他今年的已经吃进了3000吨的大蒜。他自己很忙,准备收购好后封库走人,等着价格合适了再过来卖掉。记者问他,收购这么多不担心跌吗?他说:“这个就看你自己的判断了。这个价位你觉得没问题,你就买进。万一赔了,你也得认。做生意嘛,肯定是有赚也可能赔。”
来自福建莆田的李老板也是一位农产品的职业炒家,但他属于观望派。他告诉记者,他是种植金针菇茶树菇起家的,逐渐发展到全国各地农产品市场到处跑,寻找赚钱机会。由于在当地有点名气,他现在还帮莆田一些名企老板代为操盘炒作农产品。
“金乡我也是第一次来。第一次接触大蒜总得小心一点,今年价格跌得太厉害,是不是会马上反弹,我还没有看准,现在还没开始收购。”李老板告诉记者,他在市场里已经逛了好几天,每天都在数市场里进出的车辆,只有心里有底了,才会下手。“我如果下手,收购量不会少于5000吨。”
市场里409号中间商李顺告诉记者,现在至少有20多个大炒家手持大量现金在观望,希望价格再下来点就下手。但是每年大蒜入库最佳时间在7月20日左右,收购量大的炒家必须很快下手才行,因为到8月初,就收不到品质好的大蒜了。
“今年的下手的大炒家得手的可能性很大。即使下半年大蒜价格涨到1.5元,那他们的利润也有50%。一个炒家的利润,可能就比几千户蒜农的收入还高。”做了十几年蒜生意的李顺说。
地下电子盘死灰复燃
呼唤权威市场信息
作为国内最大的大蒜主产区,金乡县的大蒜电子市场则一直享有“大蒜华尔街”的美誉。专门提供大蒜电子盘交易的金乡大蒜国际交易所,在大蒜交易市场东头一座不起眼的四层小楼的第三层、第四层办公。
就在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地方,2011年每日的资金流量却是用“亿”来计算的,号称日成交金额超3.5亿元、日保证金余额超7亿元、盘面总资金超过10亿元。2011年12月,金乡县公安局突然发布消息称,金乡大蒜国际交易所总经理袁北斗已被当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金乡大蒜电子盘也将接受是否存在操控市场行为的调查。最终该市场在2012年4月在当地政府主导下执行清算被关闭,市场里近10亿的资金被冻结,无数的炒家损失惨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金乡大蒜国际交易所虽然已经关闭,但是地下电子盘交易并未熄火,仍在暗中进行。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些市场里中间商将自己商铺里间的屋子出租给电子盘交易的炒客,不少人正盯着电脑里的K线图进行操作。
金乡国际大蒜交易市场一位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地下电子盘交易屡禁不绝,目前每天仍有上万吨的交易量。一些电子盘持仓量大交易空头或者多头的炒家,往往会在市场里散步各种不实信息,扰乱市场的秩序,助推了市场的暴涨暴跌。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蒜收获已经两个多月,全国层面上,至今没有哪个部门对今年的大蒜种植面积、产量等信息予以统计和披露。这导致了蒜农蒜商对市场的分析判断没有依据,面对市场变化无所适从。
金乡大蒜业协会信息采集员王建军告诉记者,今年的价格大跌,有消息称金乡及周边地区大蒜种植面积增加多达200万亩,光金乡就达到了120万亩。“这是不可能的,金乡的整个大蒜基本的种植面积是60万亩,况且每年农用地都因为建厂等在缩小,去年最多也就增了10万亩,金乡总体面积也就在70万亩左右。不实的信息误导市场非常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