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

“国补”叠加“双11”:智能产品引领消费升级

2025-10-14 09:09:00

来源:证券日报

原标题:“国补”叠加“双11”:智能产品引领消费升级

“小U,小U,打开空调,温度调到27度。”伴随北京某家电卖场销售人员轻柔的语音,多台空调应声启动。该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些是自带语音功能的产品,有的还能通过第三方智能音箱控制,实现全屋联动。这类智能产品目前有促销活动,还享受‘国补’,现在买很划算。”

“双11”临近,北京家电市场提前开展促销活动。《证券日报》记者走访发现,不少商家打造了“双11”活动,拉动消费,智能家电成为热促商品。

智能家电受关注

能听懂方言的智能空调、一键搜索菜谱的烤箱、多筒区分的洗衣洗鞋机……《证券日报》记者走进北京某家电卖场看到,智能家电占据显眼位置,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目光。

智能家电的火爆,与消费观念的变化紧密相关。年轻人更加注重生活品质和个性化体验,愿为解放双手、提升便捷性的智能家电买单,主打个性、悦己的智能家电受到追捧。

《证券日报》记者走访发现,为抢抓消费旺季,不少家电厂商和销售渠道提前推出优惠活动,有的家电卖场携手品牌工厂,针对刚需、升级、家装三类场景需求,推出不同梯度补贴。今年的补贴比例普遍较高,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优惠。

“我们的补贴政策,不仅针对卖场在售的智能家电产品,还针对消费者的全屋改造需求,比如安装全屋智能中控,让家电和智能设备自动识别屋内温度、湿度,以及自动熄灯和自动断水电气等。”北京某家电卖场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随着技术的成熟,许多智能家电间的“壁垒”被打通,全屋智能系统的改造也更方便,这种智能化升级深受年轻人喜爱。

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对记者表示,从今年下半年消费趋势看,厂商提前启动了促销,加大补贴力度刺激消费,同时,智能产品补贴占比显著提升。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消费市场,推动产品从功能满足向体验升维跃迁,智能音箱、扫地机器人等,从‘科技新奇品’变为‘生活必备品’,市场需求强劲,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也广受欢迎,用户规模持续扩大。”洪涛进一步表示,企业要加强人工智能大模型与家电产品的深度融合,提升人机交互自然性、个性化服务精准度和家居生态智能协同能力,打造新场景消费体验。此外,“人工智能+”行动加速推进,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将促进智能消费生态融合与发展。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向通用化、平台化、生态化演进,消费场景将更加个性化和沉浸式。

“国补”东风劲吹

为促进消费,国庆前夕,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等部门,向地方下达了今年第四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至此,全年3000亿元中央资金全部下达。为与第四批国补资金精准对接,线上线下多个电商平台和商超卖场将“双11”大促启动时间提前,衔接第四批国补资金。

《证券日报》记者调查发现,今年“双11”前哨战中,线下卖场针对不同商品推出各式优惠活动,购买多件商品或参加家装换新活动有更高折扣,线上电商平台无需凑单即可享立减,国家补贴、商家补贴和平台补贴规则一目了然。

“‘国补’资金与‘双11’大促叠加,推动智能家电产品等销量增长。”洪涛表示,以京东、抖音等平台为例,10月9日启动“双11”活动,通过“以旧换新+补贴”政策组合,推动消费需求释放。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第四批“国补”覆盖智能家电、数码产品等高单价品类,降低消费者换新成本,激发潜在需求。“双11”期间,电商平台与补贴政策协同发力,消费者可能集中释放消费意愿。例如,智能空调、扫地机器人等产品,在补贴下更易成为“理性升级”选择。此外,资金注入缓解部分厂商库存压力,加速旧款产品出清,为新品腾出市场空间。“国补”政策持续到年底,还能覆盖“双12”节点,形成“节前补贴预热、节后延续需求”的节奏。

朱克力进一步表示,厂商需从依赖补贴转向技术和服务创新。智能产品市场面临换新需求透支挑战,厂商可优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针对细分场景开发差异化产品。

  • 相关阅读
  • 小型微电网打造“能源方舟”

    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能源学院楼内,一台台基于先进电源、负载构成的小型微电网系统悄然运转。没有隆隆作响的机房,也没有纵横交错的电缆,整个实验室的供电系统正通过一套精密的“智慧大脑”实现无缝协同。 这是厦门大学能...

    时间:10-14
  • “最强大脑”护航天山能源动脉

    初秋,凉风阵阵。在新疆准东煤田铁路装车站,下方的敞顶箱精准就位后,滚滚“乌金”从筒仓经空中廊道倾泻入车厢。现场喷淋系统自动开启,瞬间“控制”被激起的煤灰。这是科技日报记者近日在“坐着高铁看中国”主题采访活动中...

    时间:10-14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近期美方宣布对华加征关税等限制措施答记者问

    人民网北京10月14日电 (记者孙红丽)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14日就近期美方宣布对华加征关税等限制措施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近日,美方官员称,在得知中方对稀土等相关物项采取出口管制措施后,提出与中方进行通话,但...

    时间:10-14
  • 无人化风电场来了

    十月的宁夏,天高云淡,碧空如洗。从银川出发驱车两个小时,便可抵达中国首个无人化风电场——三峡能源宁夏同利第三风电场(以下简称“同利第三风电场”)。眺望远处的戈壁滩,高达百米的风电机组在风中挺立,而场站内“监督”它们...

    时间:10-14
  • AI尝试解读动物交流“语言”

    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的热带雨林深处,夜幕降临时,倭黑猩猩的叫声此起彼伏,尖叫声、哼声、啾声、哨声,交织成一场“大合唱”。法国雷恩大学灵长类学与语言学研究者梅丽莎·贝尔泰蹲守在林间,记录下这些声音的节奏与组合。她发现...

    时间:10-14
  • 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跨越发展 赋能千行百业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甚至众多家庭的“明星”。 在北京王府井,银河通用自研机器人Galbot不仅能与顾客自如交谈,还能转身从货架精准抓取商品,递送到顾客手中,整个流程完全自主;在比...

    时间:10-14
  • AI眼镜持续拓展应用场景

    原标题:AI眼镜持续拓展应用场景国庆期间,杭州西湖景区的交警采用AI眼镜指挥交通,引发广泛关注。据悉,这款AI眼镜由杭州灵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灵伴科技”)自主研发,名为Rokid乐奇眼镜。截至10月10日晚8点,该产品在Kickst...

    时间:10-14
  • “小包裹”彰显消费市场“大活力”

    原标题:“小包裹”彰显消费市场“大活力”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0月11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1500亿件,比2024年提前了37天。 “小包裹”折射“大经济”。快递业通过覆盖全国、通达全球的网络体系,有效打通了...

    时间:10-14
  • 中国潮玩已成外贸出口新亮点

    原标题:中国潮玩已成外贸出口新亮点近年来,不少国货潮品成为全球爆款,受到海外消费者的青睐,成为我国外贸出口新亮点。10月13日,海关总署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节日用品、玩偶、动物造...

    时间:10-1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