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你会对神秘主义好奇吗?你觉得人与人之间理解的困难在哪里?
安妮宝贝:我接受一切神秘主义的存在。人所看不见的不知道的,不代表不存在。对它们起码要保持一种尊重、平等、探索、开放的心态。我觉得现实生活中有贴近关系的人们很难互相理解,相反,在一些远的关系里,比如一个作者和他的读者,偶尔会有默契的沟通产生。在现实中,人容易被各种利益关系牵扯,而在精神领域的关系中,偶尔会产生惺惺相惜。但阅读也同时会存在很多表层性的误解及激烈的个人偏见。
记者:对于这个时代,你有什么话不吐不快?
安妮宝贝:时代貌似是在越前进越糟糕。现代人在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很容易忽视内在心灵的深度和真实。被太多外在的工具所操纵,却把这些当作生命的目标。这是一种迷失和浪费。但每个人来到一个时代都有其命运和任务。所以要尝试去调整完善自己,完成使命,帮助他人。
关于身份
生命所有真实我都想体验
生命所有真实的事情我都想体验和感受。这是让生命丰富和完整的方式。
记者:作为一个行迹隐遁,有些避世的作家,在选择是否生养子女时困难吗?
安妮宝贝:不困难。生命所有真实的事情我都想体验和感受。这是让生命丰富和完整的方式。
记者:作为作家,一种个体与周围的疏离感和紧张感是必需的,在教育女儿时,你希望她拥有怎样的和世界的关系?会为她做出一些更入世的改变吗?
安妮宝贝:我的职业很特殊,是属于个人工作,不是集体工作,所以只能接受这种工作方式带给我的影响。对孩子我给予尽量多的自由,顺其自然。我和她是各自独立的生命,希望她在世间能够完成自己的任务,自益和有益于他人。我不会为她做什么改变。
记者:是否想象过自己的读者群可能具备的一些整体性的特征?
安妮宝贝:我的读者数量庞大,分成真正的读者和跟风的读者。我想,那些真正的读者,读了我十多年的书,还在继续读下去,他们不管何种身份和年龄,在哪个城市,都是一些爱思考的关注内在和真实的人,不会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他们也许有些个人性的困惑和痛苦,但内在会很坚韧,这样才会不断成长。不成长的人最后会放弃阅读自己的内心。
记者:你的写作非常私人化,被大众阅读时容易被误解,你会怎么面对?你会上网去看那些关于自己的评论吗?
安妮宝贝:我不看任何评论,也任由他人以各种方式理解我的作品。一切顺其自然。时间像潮水,会冲刷掉一切纷争和是非。我只负责做好自己的工作。
记者:有人觉得你的文字有一种摆拍感,你怎么看?
安妮宝贝:我认为我的文字恰恰是一种抓拍,充满各种瞬间和各种细节的观察和变化。这种抓拍里是有活力和真实感的。若说有摆拍感,那么也就一点,文字的讲究和优雅是我在意的。
【安妮读】
《小团圆》
张爱玲个人历史中的惊天动地,她说: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
安妮点评:此书中,锋利的比喻和细节处处皆是。以前觉得张的散文写得好,小说里总有某种固执而狭窄的情感特征,越不过沟壑。但是文字依然如锐利精炼的水晶,折射人性种种细微幽暗。诚实,叙述坦荡,没有内在评判,甚或有某种自我嘲讽,也许是年老心境有了看到劲头的淡然。
日本手工艺
本书是1940年前后日本手工艺状况的一份详尽记录。是柳宗悦先生踏遍日本的全境,根据亲眼所见写成的。读来仿佛跟他做了一次日本民艺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