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这本书引起了争议,与会的同事们虽然很重视和敬佩卡森,也为这本书所打动,但篇幅过短、自然散文类图书在市场上遇冷等问题都是大家所担忧的。欣喜的是,几经讨论,我们还是决定冒险一试——毕竟,每个人都为这部作品崇高的理念和文字之美所折服,我至今还记得总编辑白冰情不自禁地在论证会上朗诵起书中开篇的文字。
正式决定要做这本书了,我们首先开始调研,锁定该书的核心读者群。事实上,说到自然文学,除《瓦尔登湖》外,能广为我国读者熟悉的少之又少。也是在这一过程中,我发现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王家湘翻译的《瓦尔登湖》颇受读者好评。于是,我辗转联系上她,成功邀请她担任本书翻译。
选定译者之后,我们开始寻找合适的文章来充实这本书,这也是此次出版最大的难点。在慢慢寻找的过程中,我幸运地拥有了一个能陪着我重新发现“惊奇之心”的孩子,虽然这耽搁了出版进度。但也是在这期间,我读到李学军撰写的书评《回家的路》,并且记住了她编辑的“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及译者首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程虹的名字。令我喜出望外的是,待《惊奇之心》出版程序重新启动时,自然文学的社会关注度已大大提升。与此同时,我发现程虹教授撰写的《寻归荒野》一书的导言,正是不可多得的介绍美国自然文学的美文,而且文中直接提到了卡森。几经辗转,程虹教授同意正式授权我社使用这篇导言。那么约请谁来写序?大家一致认为,读者美誉度高且创作意象总是离不开大自然的作家迟子建最为合宜,总编辑白冰亲自约稿,迟子建也在阅稿后欣然写就动人的《听海的心》。
今年是卡森逝世50周年,上海译文出版社为《寂静的春天》出版了50周年纪念版。此次接力出版社《惊奇之心》中文简体版的适时出版,相信将有助于更多读者关注这位伟大的自然文学作家、关注自然之美,并提醒自己葆有一颗“惊奇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