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中国,当务之急就是凝聚共识。
“凝聚共识最重要的就是要找最大公约数。”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孙业礼说,“中国梦就是这个最大公约数。”
猛药去疴,从严治党;勇涉险滩,深化改革;密织法网,完善法治……
站在两年节点上回望,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上以非凡勇气、坚定决心、不懈努力,指向一个清晰的理念和伟大的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民族复兴的时代旋律,激起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共鸣;中国梦这个大梦想,点燃了每个个体的梦想——
“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中国梦引领中国进入放飞梦想的时代,催生出13亿人梦想的“核聚变”——
从上学就业到住房就医,尊严的保证、事业的成功、价值的实现……两年来,亿万鲜活生动的梦想,使得当今中国充满激情,充满创新、创业、创造的活力。每个人实现梦想的努力,汇聚成推动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
中国梦构建起与世界合作共赢的新平台——
2014年岁末,一本以9种文字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行销全球,引起强烈反响。
“我从中领略到习近平在治国理政上的冷静思维和远见卓识。”埃及前总理埃萨姆·谢拉夫评价。
“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2015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烈宣示。
把人民放在心中,用梦想凝聚力量。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执政理念,正焕发出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更加完整、总体思路日渐清晰
“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执政两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用“四个全面”,勾勒出了一幅治国理政方略图。
两年多前,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接过历史接力棒时,中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也是要求。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用“没有……就没有”句式,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与瓶颈。
两年多来,从制定“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政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到继续向贫困宣战、向污染宣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注重问题导向,把解决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着力点,努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决定性阶段,关键还是要靠改革这个强大动力;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改革,亟待全面深化。
在职公务员数量约为700万,126万个各类事业单位在职人员3000多万……
2014年末,从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对国务院相关报告的审议中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改革箭在弦上,养老保险“双轨制”有望逐步破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