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动态新闻

杜甫科考为什么屡考不中?

杜甫科考为什么屡考不中?

2015-01-07 10:37:16

来源:北京晚报

  今天的高考和古代的科举考试都可称得上是国家的“抢才大战”。可为什么流芳百世、被人誉为“诗圣”的杜甫终身都没考取呢?想想他年轻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势,难道仅为被奸相李林甫的一次“罢免”而气馁吗?

  以我个人从现代人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分析,主要原因有三:其一,杜甫“生不逢时”。众所周知,自大禹传位给儿子后,中国开始了世袭制。在那个“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只能打洞”的时代,一直延续到魏晋的九品中正制,谁的门第高、谁接班、谁当官,真正是“拼爹”。

  隋文帝采用科举考试取代世袭制,这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唐朝便继承下来。而科举用人凭的是知识水平,不分贫富,只要进士及第,国家皆包分配,保证其荣华富贵。杜甫生于大唐,其祖父杜审言不仅是进士出身,而且做过部级高官。如果杜甫的祖父早出生几百年,杜甫不用考也能弄个高官做。

  其二,杜甫的“心理承受能力”差。用今天的话讲,他是需要进行“心理干预”的学生。史书上说,古代科举考试期间,国家和地方政府都积极为考生优化环境。各省官员为了保证考生们按期赴试不误行程,普遍实施了“应试学生过境,不得为难和阻碍通过”等硬措施,这充分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应试士子的体恤与关怀。特别是朝廷“非家境贫寒、万不得已的考生不得私带货物”规定的执行走样(地方官员对考生私带货物一般都装聋作哑,默许其通过),更能说明古代“选拔人才”采取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并不见得就比今天的少。再说杜甫还是“老部级高官”的孙子,多少会有一些人脉,被“免考”的可能性不大。由此推理,杜甫极有可能就是心理承受能力差。他平时学习成绩再好,但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进了考场也只能是“茶壶里的饺子”。

  也有人将杜甫屡考屡败归咎于遭受政治迫害和不善经营人脉关系。但从他那首“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叩富儿们,暮随肥马尘。残怀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诗中,可以发现杜甫毫不隐讳科场的艰难和无自尊的经历,诗中也明白无误地说,自己要去求施舍,求了施舍还得去拜见官员……还有一事更能说明杜甫并非“木头疙瘩”,他献过吹捧皇帝的“三大礼赋”,讨了个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也就一个有职无权的参谋。后来,他投靠实力派——剑南节度使严武,经严武推荐,朝廷封他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好在这个“校检”,使他享受到了“副部(省)级待遇”,以至于后人误以为杜甫真做过工部尚书或工部副尚书似的,把他的诗集编为《杜工部集》。这些史实足以说明杜甫屡次考试的成绩都很不理想,原因就是他“不经考”。

  其三,杜甫的“包袱”重。祖父的“进士”身份是硬考取的,有了这个平台,他才一步步朝“京官”迈进,并取得了成功。可以说,杜甫的祖父是通过自身努力接触到权力核心并成为其中的一员的。这对颇具才华和远大抱负的杜甫也构成了无形压力。如此一来,走进考场的杜甫与其他考生相比,又多了一重压力。

  现在看来,杜甫不仅“很忙”,而且运气也背。但换个角度看,如果中举迈上仕途,没有穷困潦倒的经历,很可能就不会有“诗圣”了……

  • 相关阅读
  • 新京报2014年度好书揭晓 自然阅读成最亮眼潮流

      新京报2014年度好书榜单6日在京揭晓,85岁的国家博物馆文物专家孙机以《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一书获选年度最佳,而以《看不见的森林》为代表的自然阅读成为2014年最亮眼的潮流。  新京报年度好书评委会主任、新京...

    时间:01-07
  • 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举行 叶嘉莹刘和平等获奖

     “2014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6日晚在武汉举行。诗词家叶嘉莹、《北平无战事》编剧刘和平等获此殊荣。  “2014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凤凰卫视联合主办。据悉,本年度&ld...

    时间:01-07
  • 国内首套中小学传统文化实验教材问世(图)

      中庸样张记者 贾晓燕  全国25个省区市共500册省级版中小学传统文化实验教材已研发完毕,年内问世,如此大范围、大规模地推出标准化传统文化实验教材在国内尚属首次。这是记者昨天从中国国学文化艺术中心获悉的...

    时间:01-07
  • 《闪闪的红星》原作者索赔3万 称此前被侵权超10次

      潘冬子机灵过人的人物形象、“我胡汉三又回来了”的经典台词、《红星照我去战斗》的熟悉旋律……如此种种,无不让人想起那部红色经典文学作品——《闪闪的红星》。  一部同样...

    时间:01-07
  • 微信用户每天读文5.86篇 4%日用户阅读量超20篇

      腾讯科技研究性栏目企鹅智酷2014年年底披露的部分微信官方数据显示,有大约一半的微信用户每天阅读文章超过三篇。而平均下来,微信用户每天阅读文章数量为:5.86篇。  微信平台提供数据显示,根据2014年9月的调...

    时间:01-07
  • 编剧刘和平谈于正被诉抄袭:坚决反对抄袭 这是底线

      “2014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6日晚在武汉举行。《北平无战事》编剧刘和平等获此殊荣。谈及于正被诉抄袭一事,刘和平表示,始终坚决反对抄袭,这是底线。  谈《北平无战事》:没有拒绝与陈道明合作 ...

    时间:01-07
  • 学生谈叶嘉莹:常工作到凌晨两点 曾说要倒在讲台上

     叶嘉莹的学生汪梦川代老师领取2014中华文化人物奖项  “2014中华文化人物”颁授典礼6日晚在武汉举行。叶嘉莹等获此殊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叶嘉莹的学生汪梦川称,叶嘉莹现在还“经常工作到凌晨...

    时间:01-07
  • 于丹:没刻意做心灵鸡汤 更多是一个文化普及者

      由中国出版协会和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主管主办的第28届北京图书订货会,将于2015年1月8日至10日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在订货会期间及前后,各大出版社及机构都纷纷推出自己的2015年重磅新书。1月6日,明星学者...

    时间:01-07
  • 2015中国民营书业峰会聚焦大数据时代书业的机遇与挑战

    “2015中国民营书业峰会暨中国出版协会民营工作委员会年会”1月5日在京举办。今年的峰会以“大数据时代民营书业的机遇与挑战——中国民营书业融合与创新”为主题,多位学界权威、...

    时间:01-07
  • 全民阅读在中国:进展令人喜悦 道路还很漫长

      2015年元旦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要满腔热情做好民生工作,特别是要做好扶贫开发和基本生活保障工作,让农村贫困人口、城市困难群众等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们都能生活得到保障、心灵充满温...

    时间:01-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