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动态新闻

《丝绸之路》大展展出唐代千层酥

《丝绸之路》大展展出唐代千层酥

2015-01-13 10:20:20

来源:长江日报

  ·凝光笺· 自宋至清,文献中都可见酥皮糕点的记录,但在唐人笔下却似乎难寻相关线索

  孟晖/文

  国家博物馆的《丝绸之路》大展堪称历史迷们的节日。不知有多少朋友像我一样,对展览上那一盘新疆出土的风干唐代糕点实物格外感兴趣。

  米面做的糕点即使能够作为陪葬品进入墓葬,也很难留存下来。但新疆的干燥环境却让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中的一批陪葬面制糕点风化脱水,历经十几个世纪形态不变,最终随着考古发掘重现人世,堪称人类文明史最珍罕的文物之一。这次展览上展出了其中几件点心,让我兴奋的是,其中一块方糕、一块菱花形小饼都明显可以看到糕体上有极薄的层次,是千层酥皮式的面点。由之很清楚的是,至晚在唐代,层多、松脆的酥皮糕点已经是人们普遍能够享用的美味。

  在宋人文献中,可以发现涉及酥皮类面点的记载。《梦粱录》中就提到,南宋临安街面上随处出售的“四时点心”里包括“千层儿炊饼”、“糖蜜酥皮烧饼”,前者为蒸熟的千层糕,后者无疑就是烤熟或烙熟的酥皮小饼。明代小说《金瓶梅词话》中则提到 “果馅顶皮酥”,清人《养小录》中恰恰记录了一种“顶酥饼”的做法:用七分水、三分油与白面相和,作为“外层”;不加水,纯以糖、油和面,作为“内层”。然后把内层面团与外层面团叠放在一起,反复折叠、擀开,“多遍则层多”。显然,这种面坯正是千层皮,把此般千层面皮包上“果馅”,擀成饼,入烤炉内烤熟,即为“顶酥饼”。不难推测,“果馅顶皮酥”与《养小录》中所记的包果馅“顶酥饼”正是同一种炉烤点心。

  实际上,传统酥皮的做法分为两种,均在清代食谱《养小录》、《调鼎集》中得到清楚记录。一种如顶酥饼,用水与面粉和成“水面”之后擀开,在其上抹一层纯用油和成的“油面”,然后反复折叠、擀薄,由此形成丰富的薄层。第二种则如《养小录》介绍的“晋府千层油旋烙饼”,以水将面粉和成面团,擀成薄片,然后在其表面刷一层油,再加以折叠并擀开,接着又一次在面皮上刷油、折叠、擀薄,如此反复多次,最后形成的饼坯在火上烙熟,便会是层多、皮酥、油香的“千层”饼。

  惹人兴趣的是,《调鼎集》中介绍了一种“玫瑰卷酥”,是将玫瑰酱与白糖、猪油拌匀,包在油面与水面做成的千层面皮内,裹成卷子,入猪油炸熟。书中还介绍了“豆沙卷酥”,方法相同,只是裹馅换成豆沙。这就让人联想到《红楼梦》中提到的“一碟四个奶油松穣卷酥”,很显然,这一款美点的做法应该与“玫瑰卷酥”、“豆沙卷酥”相近。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总书记与中央党校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速写

      1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进行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新华网北京1月12日电 题:真诚的交流 ...

    时间:01-13
  • 习近平文物保护简史:父子合力保林则徐古迹

    【学习小组按】  1月6日,《福建日报》刊登文章《“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习近平在福建保护文化遗产纪事》。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演讲时说:“让...

    时间:01-13
  • 刘云山会见芬兰社民党代表团

      1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北京会见由党主席、财政部长林内率领的芬兰社民党代表团。 新华社记者丁林摄  1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北京会见由党主席、财...

    时间:01-13
  • 语言学家周有光迎110岁大寿 主导建立汉语拼音系统

    周有光近照。图片来源:《华西都市报》  中新网1月13日电(宋 宇晟) 综合报道,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文字学家、经济学家周有光今日迎来11...

    时间:01-13
  • “希望原创”第二届论坛“写实主义与儿童文学”——反法西斯题材作品李东华《少年的荣耀》研讨会在京召开

    主席台现场图1现场图2现场图3高洪波讲话李敬泽讲话作者:李东华  2015年1月10日下午,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希望出版社主办的“希望原创”第二届论坛“写实主义与儿童文学”——李东...

    时间:01-13
  • 书香中国万里行——全民阅读“红沙发”访谈录》 在京首发

      1月9日上午,《书香中国万里行——全民阅读“红沙发”访谈录》在2015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首发。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全民阅读媒体联盟名誉理事长柳斌杰出席...

    时间:01-13
  • 重读蒙森《罗马史》

    自上世纪90年代至2014年,商务印书馆将蒙森五卷本的《罗马史》全部翻译并出版。  在百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历史中,有一位特殊的获奖者,这就是因专业史学著作《罗马史》一书而获此殊荣的德国史家蒙森(1817&mda...

    时间:01-13
  • 另一种方式解读青铜兵器——从徐坚的《时惟礼崇》谈起

      2014年是徐坚的丰收年,共出版了四部书。《理解早期文明》和《中国艺术史》是两本译着,《暗流》是旧作重印;《时惟礼崇》虽然晚出,实质上是徐坚真正的探索之作,值得单独谈谈。  《时惟礼崇——东...

    时间:01-13
  • 故宫:让《韩熙载夜宴图》动起来 地铁:把“我们的文字”装进手机

      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更好地继承和发掘传统文化精髓,成了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和努力方向。1月8日,故宫发布《韩熙载夜 宴图》应用程序,让人们在手机上就能体验韩熙载夜宴场景。1月12日,北京首家地铁图书馆成立,...

    时间:01-13
  • 用心感受生活的温暖——重庆市文艺工作者蹲点创作侧记

      由重庆市委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和重庆市文联主办的“身边好干部·群众贴心人”纪实摄影展,日前在重庆各区县巡展。18位摄影志愿者蹲点创作的135幅作品,用真实生动的图像语言定格了9位“身边...

    时间:01-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