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进福祉、共享成果——社会事业领域改革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入手,推动改革成果更广泛更直接惠及人民群众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社会事业改革坚持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入手,推动改革成果更广泛、更直接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兜底线、保基本,注重增进人民福祉。
一年来,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国务院用制度“穿针引线”,补短板、兜底线、保基本,确保“民生安全网”网线结实、网底不破。围绕建立更加公 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27个省区市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制定《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开展养老服务业和公办养老机构改革试 点……基本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之网越织越密、越织越严,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免除后顾之忧。
一年来,中央坚持以改革创新增进人民福祉,推出了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出台了失业保险支持企业稳定岗位政策,健全了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 制,提高了低保等城乡困难群体救助水平,整合碎片化的社会救助制度,发布实施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改革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全国推开城乡居民大病 保险,完善了基本药物制度,扩大了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实现了公租房、廉租房并轨运行,启动了共有产权住房试点。
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随着一件件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一张张温暖人心的民生答卷正展现在亿万百姓面前。
——抓统筹、削壁垒,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
一项户籍制度改革,延续半个世纪,关系亿万人口,涉及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住房等方方面面,可谓牵一发动全身。
面对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慎布局,大胆出手,在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的同时,一揽子加快推进城乡养老 并轨、城乡医疗救助并轨、进城务工人员基本医疗服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受教育等重点领域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举打破了“农业”与 “非农”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