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寄予厚望的金融改革,去年以来在放开市场准入方面迈出坚实步伐。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国务院审慎把握、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利率汇率市场 化,扩大同业存单发行主体范围,有序放开金融机构市场准入,首批5家试点民营银行获准筹建,存款保险制度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沪 港通”正式启动,资本要素的市场化迈出重要一步。
——改革,为未来蓄动力。
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呼之欲出,世界各国争相调整、适应,抓紧实施必要改革。顺应时代潮流,立足中国实际,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培育和注入新动力,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已势在必行。
以问题为导向,中央加快了科技体制改革步伐:针对科技计划碎片化、科研项目取向聚焦不够等问题,出台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 管理改革方案;针对科技资源配置分散、科研设施重复建设等问题,决定将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针对院士遴选过程中存在的行政化、 功利化等问题,着手改进完善院士制度;同时,在更大范围推广中关村试点政策,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选择部分中央级事业单位开展科技成果使用、 处置和收益改革试点……一揽子科技改革方案的提出,必将推动以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为代表的新兴生产力崛起,为中国未来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改革,为发展拓空间。
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发展农业面临的形势发生新变化,如何通过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用市场机制激活农村生产要素潜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已成为新的时代命题。
2014年,党中央启动了农村承包地、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三块地”的改革。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强调把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 承包权和经营权,实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并行。部署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 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在试点基础上有序推进,强调绝不能犯颠覆性错误。
作为开放型经济大国和国际经济体系积极参与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积极作为,更多参与到国际规则的制定中,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展现中国智慧,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经济,引领国际合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