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那段并不遥远的历史中,金庸小说虽广为流行,却被定位为“低俗”,甚至被视为“洪水猛兽”、“精神毒草”。在当时的老师和家长眼中,金庸小说属于禁书的行列。
直至1994年,金庸小说才摆脱了尴尬定位。这一年,发生了三个标志性事件: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了《金庸全集》;同年10月,金庸被北大授予名誉教授,并于中国最高学府发表演讲;同年最大影响的事件是,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王一川主编的《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将金庸排在第四位——茅盾先生甚至没有被排进前几名。
几乎在一年之间,金庸小说从主流文化眼中的“洪水猛兽”,突然被视为名著乃至走进“学术殿堂”。2004年11月,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一次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必修语文读本第四册)内,收录了金庸所著的《天龙八部》片段。金庸武侠所包含的巨大能量,让其在近30年间完成了令人惊讶的转身。
杰出的武侠小说家,写武侠,写出的是人世众生相;敏锐的读者,读武侠,读出的是人间沧桑百态。金庸武侠之美在那乔峰大战少林、聚义庄之时,郭靖华山论剑之日,令狐冲挥舞独孤九剑之间,杨过携手小龙女的刹那,李莫愁引吭高歌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瞬间,也是韦小宝脚底抹油的顷刻……到如今,金庸武侠已经陪我们走过六十年。金庸以他的生花妙笔,冲破了小说俗雅之界,而我们从此也多了一个可以纵横驰骋的“江湖”,肆意畅游的“世界”。记者 李福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