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这些年安意如也写过小说,但创作周期极长;不像赏析诗词的集子,出了一部又一部。她说,热爱古典诗词,就有动力坚持下去,而将感悟记录下来与读者分享的过程,则又是一次学习、提高。
“自古以来,诗歌多数时候都是寂寞的产品,是治疗‘生、老、病、死’等人生‘八苦’的良方,只是不能将之当作唯一的良药。”
对古诗词研究的多了,安意如对历来流传的诗歌“精英写作”与“民间写作”的划分也并不十分认同,“两个群体实际可以互相转化的,诗歌是大家共有的情怀,只是有些人的表达方式可能更能戳中读者内心,而有些人则显得‘曲高和寡’。”
谈创作:写作不是工作 是我的一种生活状态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安意如的语速一直很快,有时甚至难以听清楚她说什么。安意如一边笑一边道歉:“我是个思维特别快的人,参加活动喜欢找个主持人掌控节奏,不然聊着聊着,我就不知道说到哪儿去了。”
“写作的时候,才是我最安静的时刻:不焦虑、不计较,平心静气。”安意如并不避讳双腿轻微残疾的事实,“我从小腿不好,如果过于安静,很可能会被误认为‘内向’,所以我倾向于主动表达”。
古诗词读得多了,安意如特别希望自己能真正像古代文人那样生活。去年5月份,她前往西藏转山,在高山大湖间放空内心。安意如说:“我不是一个有抱负的人,虽则工作要敬业,但我更希望在工作之余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安意如的写作计划,的确是自在随意。她表示,特别不习惯被催稿:“我会给自己定一个计划,边玩边写,当然,也不会拖稿。在18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一本大约30万字的书,很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