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书  »  动态新闻

《四皓歌》流传考

《四皓歌》流传考

2015-07-13 09:19:17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宋人郭茂倩编了一部《乐府诗集》,凡100卷,今完整存世。据说这是自《诗经》之后,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诗歌总集。其突出特点是每篇题解最为详实。
  郭氏是宋仁宗至哲宗朝人,字德灿。他与编撰《太平御览》的李昉等人相距六七十年,应该说他们能见到的历史资料大体差不多。我在检索《乐府诗集》卷58《琴曲歌辞》中,看到四皓《采芝操》。其文说:
  “琴集曰:《采芝操》,四皓所作也。”“《古今乐录》曰:南山四皓隐居,高祖聘之,四皓不甘,仰天叹而作歌。”按:《汉书》曰:“四皓皆八十余,眉皓白,故谓之四皓,即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也。”崔鸿曰:“四皓为秦博士,遭世暗昧,坑黜儒术。于是退而作歌,亦谓之《四皓歌》。”二说不同,未知孰是。随后就录了这两首歌:
  “皓天嗟嗟,深谷逶迤。树木莫莫,高山崔嵬。岩居穴处,以为幄茵。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唐虞远矣,吾将安归。”
  《四皓歌》,唐·崔鸿
  “漠漠商洛,深谷威夷。晔晔紫芝,可以疗饥。皇天邈远,余将安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而畏人,不如贫贱而轻世。”
  郭茂倩在上边题解中提到的《古今乐录》,是南朝最后的陈朝一个叫释智匠的和尚编的,原书13卷,今已佚失,看不到了。郭氏发现了一个矛盾:《古今乐录》中说四皓歌是汉高祖刘邦征聘四皓不出之后作的,但是唐人崔鸿说是刘邦征聘之前作的。他说不能断定谁说的对。因为这就涉及到这首诗的内容有了区别。如果是征聘前作,就肯定没有最后四句内容了。可是,笔者又发现郭氏编录这两首诗时,顺序又弄颠倒了。按道理说,《古今乐录》中说是作于刘邦征聘之后,那就应先录其中有“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而畏人,不如贫贱而轻世”这一首。但是他却在这一首标书:《四皓歌》,唐·崔鸿。这就和他在“题解”中说法冲突了。同时郭氏所录的两首诗,文字上与崔琦说的变动也比较大。这种错乱是传抄之误,还是编排颠倒?成了糊涂账。不过无论什么原因,说明到郭茂倩时,关于四皓歌已经有了两个版本是肯定的。
  最后,轮到清代商州地方官们编《商志》时,把两首都收录的原因。因为他们无法弄清哪一首真是四皓作,或者到底是在刘邦征聘之前作是真的还是征聘发生后作是真的,只好两首并存。对于州县官员来说,多是刑名钱谷之吏,作诗作赋不过附庸风雅而已,我们也不必苛求,古今都是如此。至于诗的标题,叫《四皓颂》《四皓歌》《采芝操》《采芝歌》云云,大概都是后人加的。在先秦时,一般古人的诗文多是无标题的,汉代以后人们为了研究称说方便才逐渐为诗文标上题目,或取诗文之首一二字或取其内容之意拟出一个标题,这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不举例说了。关于四皓歌的这几个题目,如果真是四皓自己作,恐怕就不能叫《四皓颂》,自己不能“颂”自己吧?叫《四皓歌》,也不合适。这也是笔者怀疑它不是四皓们作而是崔琦代作的原因。
  总之,现在我们不管它是一首的不同流传版本还是两首,是真还是假,毕竟它已流传了一千多年,而且四皓在古书上总是称为“商山四皓”,作为商洛历史文化的重要元素,让它保留下去也无妨。
  孔子诞辰2565周年记。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