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给儿子做语录的习惯,但总忘不了他那些或逗人或感人的话,忘不了他说那些逗人的感人的话时那一脸的生动、天真与可爱。
儿子三岁多时,多次缠着我问是怎么把他生出来的,我只好如实告诉他,是医生在妈妈肚子上开了一刀把他抱出来的。还给半信半疑的他看了腹部的疤。
儿子胖胖的小手轻轻抚着那道清晰可见的疤,问:“会不会很疼?妈妈有没有哭?”
我笑着告诉他:“疼,但妈妈没有哭。”
过了不久,请假在家闷得慌的同事娟腆着七个多月的肚子到我家玩。我们自然少不了谈到产前准备、新生儿的护理等话题,在一旁搭积木的儿子忽然抬起头,很认真地对娟说:“阿姨,生宝宝要开刀,很疼的。妈妈很勇敢,没有哭。”
我没料到他会在这个时候插上这么一句,忙向娟道歉。
娟却笑了:“小孩子么,就是天真,想到什么说什么。”又把皮皮叫到跟前,慈爱地摸了一下他的后脑勺,说:“阿姨也会很勇敢,不哭的。”又凝神端详他的小脸蛋,似乎要通过皮皮看到她将出世的孩子的模样来。
儿子从小嘴馋,一天到晚总不住地讨东西吃。听,他又开始了:“外婆,我要吃桔子!”
“就在茶几上,自己拿!”听到馋猫的叫唤,他外婆笑语应答。
那是儿子五岁时的一个周日上午,孩子外婆在厨房淘米洗菜准备做午饭,我在书房备第二天的课。
“我要你剥了给我吃!”孩子的撒娇大概和啼哭一样是本能吧,那绵绵的嗲扎得人心里痒痒的。
可能是手湿,也可能还有鱼腥味儿,他外婆这回并没有宠他,而是哄他说:“你不是自己会剥吗?皮皮很能干的呀!”
不料儿子竟扯着喉咙喊起来:“君子动口不动手的!”
君子动口不动手!这话竟有此一用,真没想到,我忙跑到客厅。
儿子见我出来,又理直气壮地补充了一句:“是妈妈说的,君子动口不动手!”
哎,家有如此既馋且懒之君子,奈何!
又一天,饭后还不到五分钟,儿子便嚷着要喝酸奶。
我说:“才吃过饭呢。”
“我饿!”刚吃了满满一碗饭的儿子竟有气无力地央求。
看他装得那么像,我故意笑着逗他,“哦,锅里的饭还热着呢,我再盛一碗给你吃吧。”
“饭,饭是吃不饱的!”儿子一脸严肃正告我。我和他爸差点儿没笑得背过气去。
后来有一天,我在给学生上课,讲到语文学习课内与课外的关系时,竟突然想到儿子的这句话,于是打了这样的比方:“如果课堂学习是正餐,是饭,那这饭,是吃不饱的。因此,饭前饭后一定得多吃些零食才是。”
看来,小人儿,有时还有“大智慧”呢。呵呵!
去年春天的一个午后,我因为前一晚赶了篇论文,早上又一连上了四节课,很累很困。回到家后,也顾不得一堆未洗的衣服,倒头便睡。
醒来时,房间的光线已变暗,客厅还传来少儿电视节目的声响——皮皮和他爸爸参加幼儿园亲子活动回来了。
开灯,又眯了两分钟,我睁开眼。天,我看到什么了?一地的碎纸头,满墙大大小小的纸片儿,我那盒刚买的草绿色的打印纸算是完了。
“皮皮——”我朝客厅厉声喝道。
“妈妈,你睡醒啦!”儿子闻声欢快地跑进来,甜甜的声音、甜甜的笑容反倒让刚想发脾气的我不知所措。
“妈妈,今天我和爸爸、老师、小朋友去寻找春天了。外面草儿绿了,花儿也开了,很漂亮,我们家里也该打扮打扮了。这是我剪的蝴蝶,我一个人剪、一个人贴的,漂亮吧?看到它们,你的心是不是想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