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又想到开篇的那对独白,他说:我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这么多年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回乡,我不敢,我怕见到她;我更怕,见不到她。近乡情怯,便是这些往事零落下的烙印。
[肆]
哑巴。
哑巴的角色,可以说演绎的极好。他也是喜欢她的。因为不能言语,咿咿呀呀的人是无法表述感情的。他便执着的跟随着她。用衣服捧了一大摞鸭蛋,穿巷子,趟河流,一心一意要呈在她面前。她便是惊愕而不解,随之又要嘲笑和数落他。
而之后,他为了不让她在心念于林井便私藏起林井的来信。虽然这方行为表示了他的自私,但是如若此刻林井的坚持,便不会断掉信件,而就此林井真的不再有信件。于她便是应了那句话,你就别再想我了。
又因为她黯然失色的扔掉那双林送她的皮鞋,哑巴是通情之人,岂不知这皮鞋曾经是她梦想里的舞台?于是疯了一样去打捞,也许正是因为此刻。她对往昔终于死心,回到湿漉漉的生活里。爱情死了,死在阴雨绵绵的巷子里,以及暗处滋长的青苔上,滑腻暗绿。
以前总认为至少她在如今也可以选择一个健全的人嫁了,为何偏是这哑巴。现在终于明白,这是隐喻着生活是缺失爱情的另外一份意境。琐碎的生活,还能找到爱情的一方绿荫么?影片的这刻阐释似乎更为合理。
[伍]
无限喜欢霍建起的这部电影。一个平淡的故事,一段温暖的回忆。而物是人非的现今,他的出现也不能平复自己。暗藏悔意,见她便是一种揪心的疼。誓言,便遗落在那方秋千上,红色丝巾蒙住的温和红色里。信念,便在村头遇她时的憔悴,青山绿水也挽不回时间的狡黠。终究,各自纷飞,留下爱情。湿地上滋长着落错的姻缘。欲连还断。
暖,是她的名。本以为不需要热情。温在村落山头秋千戏班里,慢慢成长,暖人心脾。暖,是回忆的字。本以为梦境一刻的念想,黑皮鞋细雨青山屋落,随处总见一些过去的映像,便也可以有一丝苦涩后的甘甜。却都因你此刻的出现,让现实彰显了它原本的色彩,冷意凉到心底,此刻谁会暖着我。
夏末初秋的模样。泪眼婆娑,暖也不是一口酒的暖。寒也不是一阵雨的寒。而恰巧是要离别的末尾。他走在雨雾里的场景。她只隐忍,别过往事,不忆从前。嵌在回忆里的身躯终于伤感的孱弱地谢幕了。
结尾的补充:哑巴宁要林井带着自己的小女去远方的城市,可能更是对暖不能完成的心愿给予一种补偿和一份寄托罢。他,原是真性情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