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金凤山脚下,出家门不远就有上山的小路,不论天晴下雨,登山都是一件惬意的事儿。平日住在山下城里,看惯了楼房、街道单调的水泥颜色,心情也渐渐变成灰色的了。只有到了山上,才能看到令人惊喜的绿。
山上真正绿起来,要到阳历四月初。最先变绿的要数路边的小草了,它们可是春姑娘派出的急先锋呢。春寒料峭,乍暖还寒。一场牛毛细雨过后,小草就悄悄地伸出了叶芽儿,嫩嫩黄黄的,羞羞答答地从满地枯叶的缝隙里探出头来。气温一天高似一天,草叶儿也慢慢长大,颜色也由鹅黄变成浅绿再变成深绿。
树木也许是因为生得高大,枝头与泥土离得远,所以不容易感觉地气的变化,它们的反应明显比小草儿要慢半拍。看到脚下的草叶儿已经绿起来了,它们才慌忙吐出嫩芽儿,一开始还不成什么气候,星星点点稀稀落落的。可是它们毕竟后劲大,因为庞大的根系和粗壮的枝干储备了足够的养料和水分,春风一吹,春雨一洒,太阳一晒,叶芽儿便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如果有三五天不曾上山,你再来时,看到的景象一定会令你感到惊异。
金凤山上最多的是洋槐,听人说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工栽植的。自从在这里安了家,洋槐树便繁衍生息,可劲儿地向每一面山坡蔓延。洋槐的品性像极了泡桐树。到了四月天,它先是开花,花将败时嫩叶才渐渐长出来,花要谢尽时,嫩叶始由鹅黄转为深绿,等到椭圆形的叶片长大,夏天便悄然来临。自古有迎春花报春的说法,洋槐花却是报夏的一种花儿呢。洋槐树的绿叶密密麻麻,显露出无限生机,远远望去,金凤山向阳的山坡成了绿色的海洋。微风吹过,枝叶缓缓起伏,仿佛大海上涌动的波浪,而树林中银灰色的输电铁塔,便宛如海上巨轮高耸的桅杆了。
进入五月,气温突然升高,靠近山顶的油松林的颜色明显不同以往了。松树四季常青,所以人们常常不大留意它叶子的变化,但倘若走近了细看,还是能发现刚刚长出的新的叶芽。特别是树顶上,它的茎秆生长得尤其快,食指一般粗细的茎秆上长出黄绿色针叶,比周围老叶子的颜色浅得多。
这是五月的一个清晨,我沿着登山的小路拾级而上,欣欣然地朝山顶攀登。过了第一个亭子,刚走上松林中的小道,立刻就闻见了松树散发的特别的清香味儿。站在树下抬眼望去,只见翠绿的松针上挂着晶莹的露珠儿,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煞是好看。道路两边的松林里,已经有许多早起的人在锻炼,有的打太极拳,有的踢腿甩胳膊,还有的大声呼喊练嗓子,而远处山头上的人又大声地呼应着。一只白色的小狮子狗,可能是某一位游客领上山来的吧,在树林里跑来跑去,撒着欢儿。总之,在这个被绿叶包围着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和谐美好!
在金凤山上,还生长着橡树、榆树、杨树、柳树、椿树、柏树和泡桐树等几十种树木。另外,山上人家的房前屋后更是有许多果木,像樱桃树、苹果树、梨树、柿子树以及栗子树、核桃树等等树种。不管是哪一种树,在这五月里都已经长出最茂盛的绿叶,这无数的绿叶肩并着肩手挽着手,将偌大的金凤山装扮成了一个绿色的世界。沉浸在这绿海里,人的心情也格外舒畅!
登上山巅,我站在观云塔下眺望,西面的戴云山、南面的龟山、东面的龙山和北面的骆驼岭,都呈现出一派绿意。在这热烈的夏天里,其他的色彩相继隐退,毫无疑问,绿色注定成了这个季节的主宰呢!(商洛日报 作者:郝晓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