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除了走访了亲人,补足了睡眠,欣赏了花卉,整理了家什,家里还有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情。初六那天,上初中的女儿突发童心,说要种向日葵。我听她这么说,开始感觉非常好笑,现在是冬季了,能种成吗?回头又想了下,女儿好像在自己的童年还没提出过要种什么,不像我小时候,对啥都感兴趣,不仅多次种过葵花,还种太阳花、菊花,看它们发芽、开花、结果,从而取得无限的欢乐。回头再想想我的孩子,从小就一味被网络和游戏吸走了眼球,眼前的大自然对她几乎毫无吸引力,这一直让我们做家长的很无奈。我曾带她去过美丽的张家界、桂林,去过繁华的北京、上海,这些似乎都没引起她多大的兴趣。或许小学春游去过的“百万葵园”对她印象较深吧,那些向阳的花朵在她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反正她提出来想种葵花是件好事,阳台有几个空闲的花盆,刚好能利用上。即便不会开花结果,只要感受了这个过程都好,我得强力支持她,因为她开始对大自然感兴趣了。
我趁买菜的时候买回葵花种子,接下来是她要做的事情了,问我怎么种,我说你先松松花盆里的土壤吧,然后忙着做饭去啦。我在厨房正忙活的时候,女儿高兴地跑过来给我说:“妈,我种好了,已经浇了水。”我顺口答应她一句,没再顾上理她。吃饭的时候,我问她怎么种的,女儿乐滋滋地说:“不就是把种子撒在土壤里么,上次学校叫我们用绿豆做发芽试验我就是那么做的,长的很好呀!”我吃了一惊,对她说:“葵花籽不是一头尖吗,应该把尖的部分朝上,对着有阳光的地方才会出的,不过你随意撒进土壤,问题也不大,估计出芽时间会长点。”女儿呵呵一笑说:“都埋进土壤了,不管了。”一边吃饭的老公笑着说:“刚才我也种了棵,等下去看看,头是往上的。”吃完饭,我走到阳台看了看他俩的杰作,女儿种的看不出啥名堂了,倒是老公种的比较特别,葵花籽虽然是尖头朝上的,但是裸露在花盆的土壤外面,好像一个小孩躲迷藏,藏起自己的身子,探出个头东张西望的样子,我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想起小时候经常唱的一首歌“林彪孔子害人虫,反对学生去学农”。我这个高材生的老公,竟这么种向日葵!我笑着拉他出来,指着那个葵花籽说,上面干干的,又没有土壤,怎么出芽呢?老公笑笑没做声。我随手撒了土盖住那颗种子,浇了水,等发芽。
随后几天,我们三人都会时不时地跑到阳台看看葵花籽有没有发芽。第四天早上,女儿上学前惊喜地叫了声,种子发芽了。我连忙走出去观看,她爸爸种的那颗尖头朝上的还是先出了,下午我去浇水,发现女儿随意撒进去的种子,也顶出了土壤,我惊奇地发现,它是尖头在下扎了根,大头朝上长出了叶子。原来不论那种种植方法,都不会影响它的生长发育。经过认识观察和思考,发现最佳的种植方法应该是大头朝上尖头朝下。这么看来,我脑子里固有的那个种植方法并不是唯一的,从小固守的大人教给我的东西为什么从来就没想过改变呢?我们家这两个不属于墨守成规的成员给我了不少启示,做事的方法其实是不少的,不一定固有的就是最好的,适当的时候来点创新,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五十天后,春风吹开了我们家阳台上的向日葵,在早春杜鹃绚烂的日子里,我家别样地开着鲜艳的黄色葵花,虽然因土壤不够肥厚,空间不够大,但像小镜子般大小的葵花,让我们一家三口乐呵呵地从冬天悄然走到了生机盎然的春天。(商洛日报 作者:彭书会)